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12月07日

韶河:伟人故里荡清波

本报记者 王希台

韶峰巍巍,韶乐悠悠,韶水潺潺。位于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境内的韶河南源段,前起青年水库后至韶河黄土坝,河道全长约3.6公里。河道地处韶山市城区城乡接合部,右岸为城区,左岸为乡村,河势蜿蜒曲折,这泓流淌在伟人故里的碧水清波,宛如一条“白练”绕韶山主城区而过。

韶河南源段坐落着韶山市最大的集防汛抗旱、农业灌溉、旅游观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枢纽水库——青年水库。该河段早于2007年就被水利部确立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多年来一直是韶山市水资源配置的“中枢系统”和水环境治理的“主战场”。

自2017年河长制推行以来,该段河流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治理,河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更畅,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2022年被推选为“一县一示范”河段。

管河先建制,治河要“治心”。该段河道由韶山市水利设施维护中心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经过不断摸索,“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检察长”的“4+”履职体系逐渐形成。该段河道地处城乡接合部,工作人员虽全天严格执行着巡查制度,但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慢慢地明白了“要还水库的碧水长流,现象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治河还需治心”,责任河长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屋堂对村民做思想工作。“家里水质好不好”“请莫把垃圾倒在河里,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通过这样和村民们唠家长里短,与群众心连心,赢得了两岸村民的尊重和理解,群众热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不断增强,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今年以来,韶河南源水质检测达到了Ⅱ类标准。

多措治绿水,合力守“金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韶河南源治理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参与,系统治理”的工作方式进行。构建一体化巡查体系,在河段流域内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居民爱水护水行为激励积分制度,参与到爱河、护河的行动中来。积分对象以宅为单位,以家庭为积分主体,居民们可自愿报名参与。通过“政府政策引领、社会全面参与、居民自治管理”,逐步实现爱水护水行为激励积分制的全覆盖,让人民群众成为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助手。

同时,加大水生态治理项目投入。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水环境生态靶向治理措施。多年来,一直坚持向水库投放被称为“水体清道夫”的鲢、鳙鱼等,共投入30万元,投放鱼苗50万尾。2021年,“韶河南源段河道青年水库库区清淤”作为全市10件民生实事项目予以实施,该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缓解了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近年来,相继有“韶山微马”等民间和社会团体组织自觉加入青年水库的环境保护中来,先后举办了“环保攻坚战”“保护母亲河”“映山红志愿者”等一系列以青年水库保护为重点的公益行动30余次,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社会水环境治理氛围日渐浓厚。

--> 2022-12-07 王希台 本报记者 王希台 1 1 湘潭日报 c82393.html 1 韶河:伟人故里荡清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