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姿雯)12月8日,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今年1月至11月,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宗数59宗,同比增长180.95%;总成交额达1864.27万元,同比增长38.23%;溢价金额73.93万元,溢价率较去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处置宗数和总成交额均为历史最高。这一数据表明,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活”起来了。
自2021年开始,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但当年的交易宗数仅有20宗。
今年以来,为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活”起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机关事务管理局分行业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市纪委机关、市发改委等12部门印发的《关于创造条件盘活存量资产的通知》及国有产权处置的相关文件规定,通过创新性的服务举措,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盘活处置工作。
一方面,他们将行政事业单位待盘活的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前20天,在官网进行挂牌交易预公告,既扩大了项目的知晓度,提升了成交的可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项目评估费用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他们简化进场交易流程,缩减信息审核程序,将三级审核变为二级审核,在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即来即挂”。
服务举措的不断更新,使得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据悉,今年1月至11月,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宗数占全市国有资产成交数的一半以上。此举助力废旧资产变身“香饽饽”,为全市各类国有产权高效流转、保值增值作出了有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