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锦)“‘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专门解决在其他窗口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的事,是政务服务‘兜底式’服务窗口。”12月12日,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人头攒动,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解释。
“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解民忧、纾民困,让群众从点滴小事中获得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深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提升服务效能为目标,建立“价值莲城”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零距离”,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不仅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还依托便民热线和反映信箱受理渠道,线上线下协同,积极破除企业群众“办不成事”的隐形壁垒,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
“对该办能办的事,雷厉风行去办;对该办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成,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窗口接到市民和企业反映后,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较为复杂、解决难度较大的最多应在10个工作日内解决。对完全不能办理的事项,限定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群众回复,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并做好解释工作,逐步实现群众事“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
一个“小窗口”成了为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中解决政务服务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疑难杂症”,倒逼常规窗口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自窗口设立至今,全市共受理“办不成事”反映件277件,按期办结率、回访满意率为100%,群众心中原本难办的事,变成了“方便办的事”“不用求人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