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12月14日

黄宾虹散论

——金石学与书画艺术(一)

周宗岱

黄宾虹六七岁开始接触绘画,所受倪翁的指教就是“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他一生都恪守这一信条。书法的用笔也是多种多样的,他用哪一类笔法来画画呢?这里,就必须提到金石学对黄宾虹绘画风格的重大作用。

清乾、嘉以来,中国文人的金石、考据之热,经久不衰。文人、书家,在玩摩金石文字及其拓本时,发现了金石文字的美。它纯朴自然,古拙多变,朦胧残破,完全异于王羲之以来精美、流便、规范的帖派今体文字,它属于另一种美学范畴。此时,社会思潮正值求变的时代,书坛因帖派垄断过久,也在求变。于是,以金石文字之美为皈依的“碑派”书法迅速兴起,成为书法主流。

如前所述,从1908年到1947年从北平南返,这40年里,黄宾虹主要是以研究、鉴定金石、书画、古物和出版工作为业。

清末直至民国,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经济彫零、列强侵吞最剧烈的时候,官宦世家珍藏的书画、古物,大量流入上海,再流到海外。黄宾虹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又恰恰以这方面的研究、鉴定、出版为专业,他这方面积累的学识、见闻之多,有几人能及其项背?这一段经历,对他绘画艺术的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宾虹对金石考据之学,一直有极强的兴趣,著述面世甚多。

他曾编《冰谼古印存》十卷,著《印说》《古玺印铭并序》《篆刻新论》《古印谱谈》《印叙言》《鉥印自叙》《古印概论》等等。其《陶鉥文字合证》是我国研究古陶片文字的第一部著作。困于北平之时,还曾作《古鉥印中之三代图画》《鉥印弁言》《古印文字证》等等。

这许多著作,说明黄宾虹对金石文字下的功夫之深。只有酷嗜之者,才能长期乐此不疲。

画画要用书法的笔法。元代以来,早已成为共识。随着金石之美的崇尚,碑学的兴起,绘画用笔随之而变,也就势在必然。

率先用金石篆籀之笔作画,取得极高成就者,当然是吴昌硕。他比黄宾虹大20岁。在黄宾虹50多岁,绘画尚未进入佳境之时,吴昌硕已是70多岁,画艺达到高峰、名满天下了。不知什么原因,同在上海,黄宾虹与吴昌硕却交往不多,著述中似乎也很少谈及吴昌硕。然而,吴昌硕的作品与观点,对黄宾虹是不可能没有影响的。

吴昌硕“直从书法演画法”“画与篆法可合并”“蝌蚪老苔隶枝干”“强抱篆隶作狂草”以及“苦铁画气不画形”等诗句,都鲜明地宣扬他的主张,广为艺林传诵。这时,以金石笔法作画已成为画坛的时尚。

--> 2022-12-14 周宗岱 ——金石学与书画艺术(一) 1 1 湘潭日报 c82430.html 1 黄宾虹散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