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快乐而阅读是父母们能够给予自己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之一,这是一份将伴随他们一生的爱的礼物。”这是《帮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一书中开篇引言的第一句话。我被这句话深深地吸引着,因为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度为着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事而烦忧。所幸,在孩子们三五岁的年龄,我遇上了这本亲子阅读指导手册。
“读孩子感兴趣的书”,是我从这本指导手册上学来的第一个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喜欢的任何东西都能用来激励他们的阅读。当然,感兴趣的前提是要先让他们有所接触,接触不到,就无所谓产生兴趣。为了让他们接触到更多好玩的书籍,我和妻子一起带他们到少儿图书馆,让他们自己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书籍,找来就在现场读,读完之后还想读的就借回家反复读。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找了一套《葫芦兄弟》故事绘本,借回家之后每天缠着我和妻子读给他们听。读到后来,一些经典台词他们都能脱口而出了:“莲心莲心,连成一心,葫芦娃有了它,就能齐心合力,消灭你们这些妖精!”
“让书在生活中活起来”,是我从这本指导手册上学来的第二个方法。我们在读《活了100万次的猫》的时候,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常常变换着不同的声调读、模拟着猫的声音读、爸爸妈妈轮流读、哥哥妹妹扮演不同的角色读……读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记住了很多有趣的情节。当读到其他母猫送东西讨好虎斑猫的时候,他们会学着说出那句“我才不吃你们这一套呢”;当虎斑猫几次跟白猫搭讪,他们不冷不热地说出那声“噢”的时候,大家都会笑出声来……再后来,不论在哪里看到猫,他们都会联想起书中那只活了100万次的虎斑猫。
“听有声书”,是我从这本指导手册上学来的第三个方法。陪伴孩子的时间,不是在家里,往往就是在车上。把在车上的时间用来听听故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曾有一段时间,他们喜欢听《猴子警长探案记》。听完之后,我时不时问一两个小问题,若答得上来,就接着往下听,若答不上来,就重复听。比如,我会问,当警察需要具备哪三个条件?小男孩对当警察这事特别痴迷,所以他会用心去听故事,然后告诉我:“要有聪明的头脑、强壮的身体,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正义的心。”
“要始终鼓励孩子”,是我从这本指导手册上学来的第四个方法。有一次,哥哥回来讲,希望能到幼儿园去分享故事,因为老师会有奖励。于是我们一起商量,最终从《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找到了《按图索骥》的故事。这套书既有精美插图,又有拼音,还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听。为了加深他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我又在网上找来关于这个故事的几乎所有动画版本。他反复听了多遍之后,最终熟练地在幼儿园进行了分享。尝到登台分享的甜头后,他回来听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之后又到幼儿园分享了《管鲍分金》,背诵了《岳阳楼记》。哥哥树立了好榜样,妹妹也耳濡目染,爱上了听书。现在,只要他们有关于阅读的任何努力和尝试,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努力,我们也都给予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没有阅读的童年是贫乏的,而阅读应该是快乐的。快乐阅读,既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满足,又能为亲子关系粘上“黏合剂”,作为年轻的父母,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