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村两书记,兴修水利结情缘。我在雨湖区鹤岭镇中心校担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8年来,除了教育教学业务上的付出与收获,还有幸结识了镇人大代表、红星村原党总支书记廖运辽。他全心全意为村集体和村民服务的精神和干劲鼓舞着我,是我最敬佩的一位村书记,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小雪”过后,天降阵阵喜雨,久旱的土壤逐渐湿润起来,非常有利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连日来,廖运辽每天奔波在村内山塘维修加固工地。望着他慈祥的面容、宽厚的背影,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一次选举一段佳话
“刘校长,你是这届区人大代表的候选人之一,我想和你见个面,有空吗?”2016年的一天,时任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的廖运辽打电话给我。
“好的,我马上过来。”挂了电话,我就从鹤岭镇中心校驱车赶到红星村村部。
刚见面,廖运辽就开门见山地说:“镇党委政府领导对你评价很高,我们村的干部群众对你的印象也很好。如果你当选区人大代表,希望你能为村里办些实事。”
听了廖运辽这番话,我有点茫然——究竟是平常的客套话还是另有什么隐情?思考片刻,我微笑着回答:“请您说说,需要我为村里做些什么事?”
“没别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村上还有好几口山塘年久失修,蓄水能力差,到时想请你建言献策,帮助村里争取一点项目资金。”他的话音一落,我便如释重负。原来,他找我是为了改善村里的水利条件,没有其他任何私心杂念;尽管一个村的选民不能决定我是否当选,但他觉得我胜出的可能性极大,寄予满腔希望。
对于红星村农业生产全靠山塘蓄水的状况,我非常清楚,即便不当区人大代表,作为镇里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也愿意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为村民们鼓与呼。所以,我毫不犹豫地说:“廖书记,请您放心,无论选不选上区人大代表,我都尽力而为。”
就这样,我与廖运辽经常保持联系,主要话题就是探讨红星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
几份建议几桩心愿
当选雨湖区第6届人大代表后,我坚守对廖运辽的承诺,深入了解红星村的水利、农业生产等情况,查找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尽管他2017年就从村书记位子上退了下来,但为村集体兴修水利、整治人居环境的干劲丝毫未减,照样每天忙碌奔波,千方百计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让我深受感动。
连续5年,我通过联合其他代表写建议、直接找上级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等渠道,竭尽所能为改善红星村以及鹤岭镇的农田水利条件建言献策。每年争取资金给红星村维修加固一两座骨干山塘,一次次了却廖运辽的心愿。
与此同时,廖运辽及村“两委”成员还通过其他渠道争资争项,累计整修了28座骨干山塘。在今年这种特旱条件下,凡是经过整修的山塘灌溉区,农田旱情明显低得多。与过早缺水的农田相比,收成完全两个样。
因此,廖运辽老当益壮,积极协助村“两委”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小水源建设资金,计划今年秋冬维修加固4座山塘,目前正在有序施工。他还多次找我协商,希望继续借助周围各级人大代表以及其他乡贤的力量,筹资维修加固更多的山塘、水渠。他要找的人、想做的事,凡是我力所能及的都一一照办。
两件小事两颗真心
在这几年与廖运辽交往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他的大公无私在村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折射出他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让我受益匪浅。
我当选雨湖区人大代表的第一年,递交的建议得到区水利部门高度重视,给红星村争取了5万元的山塘维修资金。施工过程中,有一天我与另外两名区、镇人大代表去查看进度和质量,廖运辽正在现场指导作业,要求施工人员既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浪费一点材料,比自己家里搞建设还管得严。随后,他热情挽留我们吃中饭,同时说明村里没有饭店,只能到一位村民家里“搭伙”。
这位村民名叫赵汉武,年近八旬,住在村部旁边。夫妻俩热情好客,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当天,赵汉武夫妇为我们4个人做了四荤两素六道菜,如果按饭店标准收费,至少也得200元。一上桌子,我们就对廖运辽说“超标了”,不能点这么多菜。
“我没点菜,是老赵随便配的。”廖运辽介绍,多年来,村里招待客人的工作餐一直在赵汉武家里吃,人均标准从3元、5元陆续增加到15元,每次都很丰盛,肯定会亏本。并且,有时要反复做工作赵汉武才肯收钱。
果然,我们临走时,赵汉武夫妇执意不肯收钱。他说:“你们为村里办了这么多好事,吃点家常饭算什么?更何况,一年到头能吃几餐?比起廖书记为村里作的贡献,我们的付出微不足道。”
还有一次,我到红星村陈蒲学校检查工作,恰逢校园内有些垃圾需要清运出去,校长找到村里的保洁员王运泉说:“麻烦您拖走这些垃圾,给200元劳务费行不?”
“我的工作是清扫校门前这条村道,打扫校园那是揽私活,请你打电话问问廖书记,看他同不同意。否则,你就是给1000元,我也不能干。”王运泉态度很坚决。
当时我就想,廖运辽平时待人接物很友善,怎么对保洁员的要求这么“苛刻”?于是打电话请他过来,想弄清楚究竟是校村关系不好,还是有其他原因。
不一会儿,廖运辽就来了,问明情况后笑呵呵地对王运泉说:“老哥,你工作之余凭劳动挣钱,要问我干什么?”
后来,我终于弄明白,王运泉不是怕“揽私活”被扣工资,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廖运辽。时至今日,年逾古稀的王运泉还在村里兢兢业业干保洁。他表示,廖运辽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就算没有报酬也要为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作贡献。
廖运辽担任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近20年,深受党员、群众爱戴,直到65岁才请辞成功,如今70岁了仍退而不休,协助村“两委”工作,默默奉献、发挥余热,我与他致力改善红星村水利条件的故事也在延续。
(文中“我”系雨湖区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鹤岭镇中心校原校长、现任党总支书记刘志宇)
湘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