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新春 通讯员 肖燕)12月15日,在韶山高新区成立十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一批为高新区和韶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受到表彰。
韶山高新区的这个十周岁生日过得很有意义。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起回顾总结韶山高新区成立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共商园区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包括湘潭市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远东钢模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企业和肖连平、王振云等9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韶山高新区前身为“韶山永泉科技园”,2012年12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间,园区逐步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食品医药“一主两特”的发展格局,装备制造规模突破百亿元,碳基材料列入全省优势产业链,肉食品加工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
韶山高新区内汇聚各类企业310家,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省研究中心9个、产学研基地26个。十年间,园区工业总产值从43亿元增至285亿元,增长6.6倍,年均递增11%;技工贸总收入从44亿元增至313亿元,增长7.1倍,年均递增12%;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3亿元增至82亿元,增长6.3倍,年均递增10%;固定资产投资从18亿元增至72亿元,增长4倍,年均递增11.1%;税收从0.48亿元增至8.4亿元,增长17.8倍,年均递增33.1%。先后荣获湖南省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先进制造示范基地、双创示范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等多项省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