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楼片区征拆项目多,如何不折不扣落实被征地农民各项社会保障值得代表关注。”“撤村建居后城市自来水管网铺设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群众对街道新建公办幼儿园的呼声很高。”……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即,日前,雨湖区万楼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人大代表们在这里听民声、汇民智,为大会期间提交代表建议做最后的准备。代表们还走出联络站,深入社区、小区,听取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
今年,万楼街道人大工委把“推进站点迭代升级”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重要抓手,在原有基础上,按照市、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建设标准,对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严格做到制度上墙、信息公开、职责明晰;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推进档案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该街道全年共有市、区代表54人次进站接待人民群众49人次,收集各类问题31个,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问题25件。
在一次代表接待日活动中,家住天元广场的马先生反映,小区门口缺少路灯,晚上居民出行很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市、区人大代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开发商和相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现场答复将及时解决到位。看到自己的意见当场就有回应,马先生连连为人大代表点赞。
联络站虽小,但帮老百姓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不少。今年,通过市、区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积极对接和跟踪督办,成功助力万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解决了历时6年之久的涉及562名失地农民共368万元的养老保险补差问题。撤村建居后47万多平方米道路清扫面积认定和费用拨付、撤村建居后90余盏路灯移交、桃源路社区小区内市场改造、万楼社区万楼新城小区围墙沿线荒草地的水泥硬化等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推进解决。
万楼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取得的成效,是我市全面健全和规范乡镇(街道)联络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湘潭市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意见》,按照“一乡(街)一站”的总体布局,在原有乡镇(街道)代表工作室的基础上,在每个乡镇(街道)规范建设一个标准化的代表联络站。全市高标准推进了70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已全部验收合格。代表联络站运行方面也有新规定,如在原已明确每月15日为人大代表公开接待日的基础上,增加每周一为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轮流接待日,确保各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每月固定5个工作日对群众开放,保障代表联络站常态长效化运行。我市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了为民“连心桥”,有效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