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政协委员离老百姓比较远,自从致公界别韩广宁委员工作室下沉社区后,社区好多事都和委员工作室商量着办,现在老百姓都说政协委员就在身边。”12月16日,湘潭经开区和平街道吉利社区书记、市政协委员颜秀芝介绍,委员工作室借助“潭事好商量”活动平台,携手社区制定完善了“居民公约”,让社区的事“居民说了算”,激活了社区自治“一池春水”。
“‘居民公约’奖惩分明,以奖代投,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关心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家住吉利社区C区26栋的张秋香一大早就帮九华红菜薹基地招募了10多个志愿者。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家庭积分证,红色积分证首页是居民公约的十三项内容,后面则是持证人积分盖章情况。张秋香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都详细记录在案。
“在去年社区居务工作年终总结会上,张阿姨还被评为了‘最美志愿者’,奖励了一个四件套呢。”社区志愿者谭思补充道。今年社区新发放家庭志愿者积分证2000余本,居民与社区签订志愿者申请书450份,组建了1000余人的“九华大哥”“九华大姐”志愿者团队。
自韩广宁委员工作室入驻吉利社区以来,积极为基层党组织创建协商平台,助力社区事业健康发展。“社区自治方向在哪里?”“社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政协委员经常在委员工作室,携手社区干部,让每一位群众都设身处地地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最终形成了“六必爱、五必奖、三必议、两必罚、一必交”的社区自治管理体系。
社区的大学生宁双获评了学校二等奖学金。根据居民公约中第七条:社区子女在就读学校获奖学金者,评为社区“三好学生”奖励500元。“这对孩子是一种肯定,对家人是一份荣耀,对社区其他孩子则是一种激励。”宁双的父亲宁立祥说,孩子在学校是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孩子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继续发展。
韩广宁委员工作室不仅是委员履职的平台,更是社情民意的驿站。“那天在工作室随口一说,自己不方便去进行社保认证。没想到第二天,社区志愿者就上门来了。”身有残疾的胡其葵行动不便,面对志愿者谭思和罗梦的到来,他很高兴。拍照、认证,几分钟时间,胡其葵的信息就录完了。
“工作室组织委员通过设立信箱、接待日、热线、调研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将合理意见和调研成果以委员提案、社情民意、专题报告等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颜秀芝既是社区书记,也是工作室的联络员,她说,工作室主要围绕助力社区基层治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开展了政策宣讲、就业帮扶、扶贫帮困等工作。“工作室不仅让委员联系群众‘勤’起来,更‘亲’起来。” 颜秀芝说,政协委员共捐资捐物6万余元支持社区防疫,捐资捐物1万余元看望慰问社区困难群众,还帮助10名残疾群众解决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