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12月24日

全力拼经济

——2022年湘潭经济深度观察

本报重大报道工作室

2022,极不寻常,一个“极”字道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饱含发展成绩之难得——疫情,旱情,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一年,湘潭经济面临的多重冲击前所未有。

越是困难挑战前所未有,越要激扬起一股子斗争精神。面对空前冲击,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中向优。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眸2022年,湘潭硬仗一场接着一场打,种种努力形成拼经济的合力。展望2023年,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湘潭经济有望乘势而上、行稳致远!

——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主动作为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稳”是鲜明底色。

从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再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多个目标的设定都与“稳”有关。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前提。梳理今年湘潭历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文件我们发现,“稳”是当仁不让的关键词。

“稳”字背后有深意。它体现在经济要稳中求进,社会要长期稳定,改革要蹄疾步稳,发展要行稳致远,饭碗要端稳,就业民生要保稳。一言以蔽之,只有在稳的前提下,才能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才能更好地应对机遇和挑战。

着眼2022年。外部,疫情冲击下,变局加速演进,周遭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内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越是面对复杂形势,就越要认识到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力弘扬‘三牛’精神‘四干’作风,汇聚起全市各方面、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与力量!”新一届市委举旗定向,吹响了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湘潭的嘹亮号角。

咬紧牙关,顶住压力,紧跟国省战略部署,分阶段、有节奏、有针对性地推出稳经济“1+8+8”一揽子政策措施,打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

宏观、微观、结构、科技、区域、社会等各方面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谋划推出,高频调度、精准施策持续加力,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大盘。

保持定力,聚焦发力,超常努力。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GDP同比增速自二季度开始一路上扬,四季度成功赶超!

一个个数据,印证湘潭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成为这个特殊之年湘潭经济交出沉甸甸答卷的一个缩影——

经济逐季改善,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结构逐渐优化,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名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位居全省榜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名列全省第二、全市实有法人企业占比名列全省前茅;保障民生,全年民生投入占比超过70%,省市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市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4.9%;奋勇争先,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市、中国(湘潭)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引育用留”新机制促进人才强市做法获国务院表彰通报……

这份成绩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先要认清,时空坐标上,2022年我们经历了什么?

从需求端看,为防控疫情采取的种种措施导致经济活动骤降,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受到严重冲击;从供给端看,疫情防控限制人员流动,从生产制造到线上线下分销再到物流配送,产业链供应链直接受到冲击。

同时,还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旱情疫情叠加等,困难可谓前所未有。

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难——

我市以“八大计划”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兴市“千百十”工程;

设立湘潭市“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总指挥部和16个项目协调指挥部,强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深入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项目前沿访民情、解难题;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通揽,加快推进长株潭自创区湘潭“智造谷”建设;

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对表国省先进,出台《营商环境指标湘潭标准》,推行营商环境“揭榜竞优”;

建立按优先顺序、分层次的节约型保障机制;

……

一系列硬核举措接连出手,换来了经济大盘的稳定。12月2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通报,2022年,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掌握发展主动权,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当前,疫情阴霾未散,内部有效需求还不足,市场主体信心仍偏弱,实体经济遭遇诸多困难和挑战。

但困难常常伴随希望,挑战往往蕴含机遇,应对困难的最好武器是发展,迎接挑战的不二选择是创新。

就危机看危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不可低估。跳出危机看危机,党的二十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也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务实之策。同时,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战略指引下,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国家重要增长极的时代使命、坚实深厚的新型工业基础、蓬勃兴盛的科教资源都是湘潭奔赴未来的“王牌”。

立足自身,主动调整,抓住机遇,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眼下,在湘乡经开区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生产线前,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

得益于科技创新,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现拥有造影球囊、导管鞘组等多个重大科技成果,多项产品技术世界领先。

该企业研发总监颜世平告诉我们,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更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企业发展,关键在于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勇于拥抱‘不确定性’,塑造未来新优势,唯其如此企业发展才能保持‘进’的态势、积累‘强’的动能。”

这是自主创新的湘潭实践,也是湘潭打造新发展格局、“苦练内功”的生动缩影。

风物长宜放眼量。12月2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振臂一呼:“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基础、有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开局之年取得首战之胜。”

这是湘潭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信心的彰显,这是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的力证。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我们坚信,只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锚定目标、笃行实干,湘潭定能破浪前行;我们坚信,只要拿出冲破羁绊的闯劲和干劲,增强“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意气风发“闯”下去,湘潭的前方就会是发展的星辰大海。

——行动决不迟疑,全力出击、分秒必争

观察经济,既要看数据变动之“形”,也要看市场变化之“态”;既要看短期损益的“表”,还要察内生动力的“里”;既要在突飞猛进中寻找答案,更要从长期发展之“势”中发现逻辑、洞察路径。

刚刚闭幕的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全力拼经济!

一个“拼”字,体现了紧迫性、主动性,也意味着决不犹豫、全力出击。

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大考已经开始!湘潭如何乘势加紧干、加紧拼,把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提上来?

——突出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工作全面提升;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质的提升;

——突出全力拼经济、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现代化新湘潭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突出“聚焦、激活、变革、优化”,推动领导经济工作能力水平加快提升。

这四个“突出”,深刻描绘出局势的繁复庞杂,也昭示着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崇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新湘潭的开篇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斗罢艰险又出发,风雨无阻向前行。

又出发,湘潭经济航船把稳舵、加满油、鼓足劲。

向前行,牢牢把握新的战略机遇与发展主动权,不管风云变幻,无论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坚信,锚定奋斗目标,用好有利条件,更加激发拼搏的豪情,激扬团结的精神、激荡奋进的力量,湘潭一定能啃下“硬骨头”、踢开“绊脚石”、铲除“拦路虎”,湘潭经济航船定能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驶向更加壮阔的前程!

(总策划:龙香玖 执行策划:王超 本文采写:王超)

--> 2022-12-24 日报 ——2022年湘潭经济深度观察 1 1 湘潭日报 c82886.html 1 全力拼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