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人才工作”成为市人大代表关注焦点。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扶婷领衔提出了《关于优化人才政策,促进校地企人才融合的建议》。
扶婷在建议中提到,早在2018年,我市便出台了《莲城人才行动计划》,并推出27个配套文件,构建了“1+27”的人才政策体系。2021年10月,我市全面对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长株潭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莲城人才行动计划》迭代升级,对原有“1+27”政策体系进行了调整优化,形成了新的“1+22”政策体系。迭代后的《莲城人才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但是从校地企人才融合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不足。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较高,高校人才归属感不强,对在潭高校学生吸引力不够,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人才精准对接机制仍然不够畅通等等。”扶婷说。
“湘潭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超过20万在校大学生,在特定领域具备专业甚至是国内领先的研究能力,形成了高效的研究团队。因此,驻潭高校对于我市的人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发挥驻潭高校人才的作用,使高校人才能够服务于湘潭经济社会的发展。”扶婷说,“基于当前我市的人才现状,可以采取开放包容、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动态调整的思路稳妥推进,把驻潭高校纳入湘潭市人才政策范围,打造更优人才生态,为建设现代化新湘潭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扶婷就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她的建议得到了主办单位市教育局及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会办单位的高度重视。针对具体问题和相关建议,有的及时采纳并已付诸实施,有的抓紧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如提升本地高校毕业生对湘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问题,市教育部门加强了与在潭高校的联系,为本地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加大宣传力度,留住更多本地高校毕业生。人社部门则通过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引进奖补政策等措施,助力驻潭高校毕业生留潭。关于加强服务保障方面,主办单位表示,虽然驻潭高校与企业特点不一样,所享受的具体政策不完全一样,但市委、市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支持力度是一样的、服务态度是一样的。
对此,扶婷对建议办理表示满意。她说,她将继续关注我市人才工作,为“人才强市”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