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新春 通讯员 肖燕)12月26日,天还未亮,韶山村村委会前坪就已经热闹起来:在临时搭建的棚架里,热情的乡亲们紧张地忙碌着,有的村民在摆放桌椅,有的在熟练地做臊子、下面条,有的则收拾碗筷……因为疫情防控要求,特意赶来吃面的人们,戴着口罩,严格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领取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福寿面”,隔位而坐。有的游客和群众还用上了环保打包盒,打包带回家吃。
这一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纪念日。当天的韶山,虽然寒气逼人,但各“福寿面”供应点却暖意融融。“吃碗‘福寿面’,缅怀主席恩,奋进新征程”,人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对一代伟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为方便广大游客和韶山市民,除韶山村村委会前坪外,韶山游客换乘中心、建国酒店、德盛宾馆、毛家饭店、三农培训中心等多处也设置了“福寿面”供应点。韶山人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要确保每一位游客和市民都能吃上毛主席的“福寿面”。
据了解,吃“福寿面”起源于毛主席家乡所在村——韶山村。毛主席逝世后,为了纪念他,村民在毛主席寿辰这一天自发地聚在一起,煮一碗长长的寿面,寄托对毛主席绵绵的思念,祈祷国泰民安。从2003年开始,每一位12月26日来韶山的游客,都能在韶山免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福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