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12月27日

“巧管家”扎根基层谋福祉

——雨湖区创新推出扁平化治理改革见成效

“乡村振兴看湘潭·走基层”系列报道之六

本报记者 黄武平

基层治理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雨湖区创新推出扁平化治理改革,以“赋权明责、整合增效”为路径,以清单化、精简化、精细化、多元化、智慧化为抓手,着力构建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顺畅、保障有力、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三升三降”(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基层治理目标。

扁平化治理改革就是按照“减少治理层级、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便民利民”原则,运用互联网思维、扁平化方式,打破行政“二传手”“中转站”等隐性环节,实现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和治理方(党委政府)简明化架构,让服务窗口前移,打通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壁垒,打造乡级综合协调平台、区块服务平台、快速处置平台和村级经济发展平台,整合部门力量,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在实施扁平化治理改革过程中,雨湖区以“便于管理、任务相当、界定清晰、包户集中、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为前提,综合考量地缘特征、楼栋单元、行为习惯等因素,将各乡镇(街道)原有的网格重新科学划分为326个区块,每个区块覆盖350户左右,确保区块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实现管理服务全方位覆盖。同时,根据政策要求、群众需求、工作实际,对每个区块一名治理员开展全科业务培训辅导,推动治理员从“专科干部”转变为“全能选手”。该区还制定《治理员职责清单》《治理员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对区块治理员以工作实绩为依据,实行季度考核和年度星级评定,让“能者上、庸者下”。

推进扁平化治理改革,关键在党,落脚点在基层。今年以来,雨湖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构建“大党建、一盘棋”格局,推动乡镇(街道)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深化党建、综治、自治、服务“四网融合”,建强区块党小组和工作小组,实现党员联系群众扁平化,切实推动“党建+基层治理”不断深入。全区326名区块治理员和28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区块为民办实事,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以“面对面”的服务方式实现“心连心”的治理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楠竹山镇党委从构筑“党建+共建互联”平台、健全“大党委”联合会商机制、实行党员“包片联户”“双报到”制3个方面入手,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组建区域党建联盟,打造多元参与基层治理体系。该镇成立大物业管理及扁平化治理改革领导小组,构建“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机制,合力探讨、协商解决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成立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动态收集关于物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治理事项的意见建议,成绩斐然。

为进一步培养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激发自治内生动力,雨湖区各乡镇(街道)通过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科普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寓教于乐。同时,把完善村(居)民公约作为重要手段,引导群众有序、合法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助推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产业培育壮大等工作顺利开展,引领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 2022-12-27 本报记者 黄武平 ——雨湖区创新推出扁平化治理改革见成效 1 1 湘潭日报 c83152.html 1 “巧管家”扎根基层谋福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