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将如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了哪些具体阐释?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将如何“破题”?……12月14日,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党代表、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李锋来到雨湖区广场街道南盘岭社区,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暨市党代表“四进四促”活动。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李锋出席过多场宣讲活动。每次他都会根据宣讲对象的不同,精心调整讲稿内容。“我在机关侧重于讲政策,在社科界侧重于讲理论,但在基层,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宣讲的重点。”活动结束后,他还向干部群众赠送了市社科联精心编撰的《社科辞典——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研习》。
“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既是全市社科理论战线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李锋告诉我们,围绕党的二十大,全市社科理论界已开展专题研讨、宣讲报告、成果交流、理论征文、大中小学生诵读金句等活动50余场次,在省、市主要报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25篇成果在全省社科界党的二十大学术年会获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韶山精神提炼、毛泽东早期革命足迹、红色教育等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得到省、市相关领导的批示肯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科学清晰的工作部署,为我们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李锋说,作为社科工作者,他深切感受到,一是理论研究越发重要。党的二十大将理论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当前处在理论创新的“春天”,社科界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二是社科前景越发广阔。无论是构建“三大体系”、推进“两个结合”,还是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等等,社科理论界都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必须扛牢光荣使命,担当历史重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步迈向前进。三是社科人才越发受到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在报告中被单独点出,体现了党中央对社科人才的重视和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心,我们必须将社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凝聚起最大的社科人才合力。
李锋表示,市社科联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切实做好“学、研、讲、用”四篇文章,在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大文章中写就社科理论之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中彰显社科力量。
二十大精神热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