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武平)2月9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发布春节期间专项督查通报,重点指出国省道沿线整治、镇区“五治”、村庄“四清”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且具体点名到乡镇、村组、水系和路段,以“逆耳忠言”促进下一步工作开展。
为确保春节期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线、不掉档,市指挥部制定了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组织人员于节前、节后分别对全市所有乡镇进行督促指导,共发现问题53个,主要集中在垃圾转运、镇区管理、村庄“四清”等方面。其中42个问题在督查过程中通过现场交办,实现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其余11个整改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也已整改到位。
通报指出,春节期间全市各地农村环境整治总体情况稳中向好,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各村“两委”针对春节传统习俗特点,提前筹划、主动作为,节前组织开展全面大扫除、倡导文明过节,节后加强垃圾转运力量,努力保障各项工作不滑坡。但镇区“五治”、村庄“四清”、国省道沿线整治,以及部分乡镇、村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各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工作力度和成效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
其中,个别乡镇、村对春节期间的垃圾产出量、返乡车流量预计不足,更没有制定应急方案,导致集镇区车辆乱停乱靠、交通拥堵、商户占道经营、垃圾堆积如山等现象不时发生。部分乡镇、村存在春节假期环境整治“打烊”思想,导致国省道及村组道路沿线、村民房前屋后、水沟鱼塘内垃圾泛滥,露天焚烧烟花爆竹残留物、瓜皮果壳及包装盒(袋)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报要求,全市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整改力度和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坚持搞好“门前三包”“户卫生评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积分制管理”等,确保村容村貌常靓常新,绝不能把节假日作为放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借口,确保从根本上巩固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