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3年03月02日

踔厉奋发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周有达

最近,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局面提供了政策指引。《意见》的出台,对更好地统筹协同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学校要做好学生成长的全面记录。纵观《意见》内容,教育工作者并不陌生,可以说是“三结合”教育的升级版,但是《意见》定位更准、要求更高、操作性更强、涉及范围更广。学校管理层应就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分类构建相关的制度安排、工作量表和发展档案,以方便全校教职工明确任务、规范操作和实施执行;应统筹好每学年的家访任务,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家访方式,不断创新家校交流路径,并做好教职工家访的条件保障,从而提升家访的实效性。对于学校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应坚持育人为本,通过细心观察与详细记录,积累学生成长过程的第一手材料,并将其系统化、档案化、信息化,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学校要明确必须履行的家教职责。学校应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主动担当作为,将指导服务好家庭教育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指导优势,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等,来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二是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定期举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以开办线上线下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等方式,指导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三是要注重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指导,着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关爱体系。

学校要构建实用的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学校要开创协同育人新格局,必须用好用足社区育人资源,构建好适合学校办学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一是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丰富思想教育等常态化课程,着力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通过升旗仪式、团队活动、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二是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构建能力提升等拓展型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可邀请当地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时代楷模、两院院士等典型人物入校讲座或通过阅读了解他们的成长履历开展学习教育,培养其创新思想。三是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设研学旅行等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工厂、走进军营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构建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奋进的姿态落实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绩效评价办法,将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湘潭市第一中学教师)

--> 2023-03-02 周有达 周有达 1 1 湘潭日报 c85936.html 1 踔厉奋发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