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3年07月05日

乌石镇:

人人争做残疾人士贴心人

本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

贺详和是乌石镇锦绣村村民,1990年因病瘫痪在床,单身的他刚开始由兄弟姐妹轮流照顾,后来,同村同为单身人士的周咏申承担起了照顾贺详和的任务。起初,贺详和的亲友还负担相关费用,后来慢慢地就断了。即使这样,周咏申也毫无怨言,干脆搬进了贺家,一边打工种地挣钱,一边照顾病人,十多年如一日,直至贺详和去世。周咏申也因这一感天动地的善举登上了湖南好人榜。

锦绣村村民曹迎春也是一位二级肢残人士,村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副所长、村副主任谭佑良等志愿者不仅帮她申请了低保,还教她养鸡、养蜂技术,每年有了近万元收入……

周咏申、谭佑良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助残志愿者,锦绣村助残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只是乌石镇志愿者助残、争当残疾人士贴心人的一个缩影。

乌石镇全镇共有办证残疾人士985人,其中不少为4级以上重度残疾人。为帮助这些残疾人士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获得收入和很好地融入社会,乌石镇除全面落实政府助残政策外,还将志愿者助残纳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范围。

目前,乌石镇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5000人,在14个村(社区)均设立了乌石镇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

乌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把志愿服务作为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来抓,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罗列出了包括助残志愿服务在内的21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事项清单,通过包括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督查考核、奖励激励引导在内的“1113”工作机制加以落实。

对照服务清单, 乌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镇机关干部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作为志愿服务和助残的骨干,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龙头、1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吸纳普通党员和爱心志愿者参与,构筑起了一个覆盖全镇的助残志愿服务体系。

两来年,乌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引导助残志愿服务由单纯地帮助残疾人士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向帮助残疾人提升劳动技能、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众兴村残疾人周正根在助残志愿者欧阳其明等帮助下掌握了养鸡技术,并在助残政策和项目的帮助下建起了4个养鸡大棚,如今,年收入达20万元。周正根由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 2023-07-05 张振宇 本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 乌石镇: 1 1 湘潭日报 c93106.html 1 人人争做残疾人士贴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