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3年08月10日

所学即所用 毕业即就业

——湘潭技师学院“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湘潭技师学院订单班一体化授课现场。 (本报记者 欧阳天 摄)

本报记者 洪静雯 通讯员 刘颂新

“在校实习阶段,班上的同学就被企业‘预定’了,现在同学们都已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近日,湘潭技师学院高技汽修班毕业生黄健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签订用人合同,成为该公司一员,转正后每月工资可达6000元。

多年来,湘潭技师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动态设置专业

紧贴产业发展需求

为对接湘潭市产业发展,湘潭技师学院定期开展相关专业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升级传统专业,不断拓展新专业,建立“瞄准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的动态专业设置机制。学院与企业双方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工作会议,将专业实实在在建在产业链上。

学院相继设置3D打印、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等10个专业,着力打造了机械加工、电气工程、汽车工程、财经商贸、信息技术五大专业群;对接新业态新职业,推动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推进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改革,如汽车专业与市场营销、机械加工与智能制造等专业的融合教学,将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和全媒体运营等技术融入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精准培养人才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湘潭技师学院坚持从本地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队伍的强劲需求出发,坚持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广泛推行“工学一体、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学院继2017年与湘潭经开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协议后,2021年、2022年又分别与湘潭高新区、湘潭天易经开区、雨湖高新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开展“订单”培养班,并长期与泰富重装、吉利汽车、湘钢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订单培养涵盖学院全部专业,比例达5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湘潭技师学院与吉利汽车、金杯电工公司共同组建“吉利班”“金杯电工班”,双方采用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共组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共建实习就业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全省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湘潭模式”。

定制实习就业

打造创新人才生力军

青年技工学生是富有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承担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历史重任。湘潭技师学院厚植“厚德强技,知行合一”土壤,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所学即所用,毕业即就业,依托多条路径为青年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5月13日,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之“湘潭名企进校园”专场招聘在湘潭技师学院举行,近100家名企首次受邀进入教室揽才,以“定制实习就业”一体化方式,让广大学生毕业就业无缝衔接。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家企业走进教室,我明白了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也为自己没在湘潭技师学院虚度光阴而高兴。”该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们在选择自己心仪的企业后深有感慨地说。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学院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走访重点单位,进一步拓展校企、校地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学生们成为了人才市场争抢的“香饽饽”。今年,学院采取用人企业进教室“点对点”引人的方式,实现了精准选择、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我们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为毕业生全面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还建立健全鼓励在潭就业创业制度,加大留潭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企业进校园、学生进企业’系列活动,扎实促进留潭就业工作。”湘潭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现在学院与合作企业达60余家,定向培养覆盖全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留潭就业率稳定在50%以上。高居湘潭市驻潭高校和职业院校榜首,为湘潭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 2023-08-10 本报记者 洪静雯 通讯员 刘颂新 ——湘潭技师学院“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1 湘潭日报 c95339.html 1 所学即所用 毕业即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