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2月29日

有些路啊 只能一个人走

——读《目送》有感

韩昱荣

《目送》是一本充满深情的书,也是一本充满无奈的书。它写尽了亲朋好友的生老病死、爱憎别离,写尽了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尽了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书中每一个字都触动着我的心弦,读完后,我泪流满面。

其中,最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是那篇与本书同名的文章《目送》。它是关于光阴的记载。作者在文中深情回顾了儿子华安年幼时,她送儿子上小学的情景。在离别之际,华安不断地回头,依依不舍。然而,十年后,当她在机场和华安告别时,她紧紧拥抱了华安,但他却“明显地勉强忍受着母亲的深情”。这一次,华安一次都没有回头。

母亲渴望的,是那如梦似幻的往日美好;而儿子追求的,是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分歧,导致了母亲的伤心与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儿子的冷漠。

这不仅是作者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紧跟在妈妈身后,扯着她的裙角,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妈妈!妈妈!”。妈妈也会笑着抚摸我的头。当我害羞时,我会躲在妈妈身后,不安地四处张望,脸红得像个苹果。而妈妈就像一个巨人,保护着我。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我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我会因为妈妈的大声责怪而感到丢脸,会无情地拒绝她递来的伞,会对她的教诲大声反驳,甚至会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将她拒之门外。妈妈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她唯一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看着我的背影。她会悄悄地将水果放在我身边,然后小心翼翼地离开,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

是啊,我已渐渐长大,独自踏上了人生这条漫漫旅途;而妈妈却日渐衰老,只能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目送我一步一步远去。她期待着我哪怕只有一次的回眸,一次深情的对视。但我没有,一次也没有。我越走越远,直到成为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妈妈看着我在她的视线中变小、消失,任由岁月吹白她的头发。

将来,我的眼角也会爬上皱纹,黑发也会变成白发,我也会成为那个望着背影的人。到那时,我也会目送自己的孩子一步步远行,久久地注视着他们熟悉的背影。他们会过上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美好。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有些苦,只能一个人承受;有些难,只能一个人挺过;有些眼泪,只能一个人落下;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其实,每一代人的传承,就是一代人目送另一代人远行。我们希望远行者能多一次回头,希望目送者能少一分伤心。

(作者系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201班学生 指导老师:林湘奕)

指导老师点评:作者从书中的儿子与母亲的告别联想到自己与母亲疏远,又想到自己将来也会与孩子分离。字里行间感情真挚,哀而不伤,“希望远行者多一次回头”让“目送者少一分伤心”。选取的事件平凡却又典型,细腻的记叙和描写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2024-02-29 韩昱荣 ——读《目送》有感 1 1 湘潭日报 c106606.html 1 有些路啊 只能一个人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