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4月04日

晋升40个名次!

韶山高新区“五好”园区建设高歌猛进

本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严予妗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

最近,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关于2023年度“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的情况通报》,韶山高新区在长株潭地区(除总分排名位于前列的省级先进园区外)排名第二位,在全省“五好”园区排名晋升40个名次,领跑湘潭二类园区。

韶山高新区何以领跑?又将如何继续领跑?

规划引领成就“点土成金”

规划定位是园区的灵魂,决定一个园区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韶山高新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与食品医药”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精准科学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主特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11.5%,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突破百亿元。

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矿山装备制造的翘楚,为助力拳头产品单轨吊车走得更“远”,董事长肖公平上马了一条矿山设备防爆电池生产线,还为它专门注册了一家韶山恒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不想受制于人,但生产场地不足成为公司发展掣肘。”决策新项目时,肖公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地。

韶山高新区闻讯而动,经历艰苦的协商谈判和依法处置,将园区一块闲置多年、部分厂房已挪作仓库使用的地块腾出来,供地2800平方米。2023年4月底,用地按时交付,恒欣实业的新生产线快马加鞭建设起来。

为让“寸土”生“寸金”,韶山高新区全面加强土地规划使用,推行“标准地”供应,设置入园门槛约定税收要求;持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以“腾笼换鸟”的模式有效盘活闲置和低效资源,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获评湘潭市2023年度“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先进集体(“亩产论英雄”工作先进集体)。

新质生产力撑起“产业脊梁”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韶山高新区塑造了发展新优势。

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2023年,韶山高新区大力实施企业“三改一扩”(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扩产能)工程,建立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差异扶持工作机制,发挥龙头和链主企业磁吸作用,绘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一张图”,打造“核心+配套”组合新模式,引进三类500强项目5个、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其中配套项目13个,产业加速“聚链成群”。

今年3月11日,总投资10亿元的邦盛北斗(韶山)科创园建设项目在韶山高新区正式开工。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宣布项目开工,韶山市委书记曹伟宏致辞。

邦盛北斗(韶山)科创园项目是韶山高新区引进的10亿元重大项目,也是湘商回归的标志性项目之一,重点建设北斗数据应用设备、智能交通、智能数字等工业研发中心,预计2026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上缴税收超1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以上。

曹伟宏在致辞中提到,“这一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高,将对韶山布局新产业和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为韶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追高逐新攀登“科创高地”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是韶山高新区背负的历史使命。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亦面临着同样的征途。

园区企业江冶机电,依靠科技创新和“自我革命”,实现从“依靠进口”到“国际领先”的蜕变。

12年前,“江冶”牌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样机的推出,意味着我国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装备的空白被填补,实现从“0”到“1”的突破;12年后,江冶机电年处理2.2万吨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回收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因为笃信“科技创新决定企业生死存亡”,江冶机电始终不遗余力投入重金用于人才培养和新产品技术开发,与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用“敢干”的精神突破行业发展中一个个“卡脖子”技术。

“我们已将废旧电池回收与装备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江冶机电董事长吴光辉底气十足。目前,江冶机电拥有专利111项,“江冶”牌产品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

深耕主业,持续创新,这样“争气”的企业,在韶山高新区还有不少。

华进重装首台1500T/18.3M钢管全长扩径机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广核第四代核燃料棒包壳材料世界领先;三一(韶山)风电112米陆上风电叶片刷新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恒欣实业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常年第一,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四棱数控的“四轴龙门式气瓶数控缠绕机”、江冶机电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成套设备”均入选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恒欣实业、江冶机电、大北农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据统计,2023年,韶山高新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新增公共服务平台16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万步炎专家工作站获评湖南省模范专家工作站。

前沿科技决定产业未来。这一连串事关科技创新的“数据”,成为韶山高新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利器”和底气,助其在全省打好“发展六仗”工作中荣获“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表现优异单位。

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一方热土能否“热”,靠的是纷至沓来的客商;能否一直“热”,则要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手捧湘潭市2023年度招商引资工作“骏马奖”的韶山高新区,颇费了一些心思。

譬如,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新平台,开通线上政务服务事项51项,园区事项覆盖率指标达100%,全年“一站式”审批、全程“帮代办”手续135件;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全面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再度升级,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实施。

2023年11月,钰盛科技向韶山高新区赠送了一面锦旗,为园区的高效服务点赞。该公司年产3GWh特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从立项到核发施工许可证仅用时7天。韶山高新区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全程“帮代办”,为其早日开工创造积极条件。

邦盛北斗项目,则在10个月内完成土地挂牌、竞拍、摘牌、完税、办证等全部流程。“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为我们提供全方位、贴心高效的服务,这种能力、态度和效率可与沿海地区媲美。”邦盛北斗董事长彭文斌谈及韶山的营商环境时赞不绝口。

韶山高新区的诚意,还体现在持续推进“走找想促”“助企纾困”等行动上。园区为恒欣实业、大北农、江冶机电等企业争取“工业标杆”、“五好”园区、“研发奖补”等产业政策奖补832.7万元,“助力贷”为企业融资1700万元,碳基专题政银企对接会授信2.57亿元。

获得华为鸿蒙生态产品技术认证的嘉嘉旺,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家用电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由于科研和产品更新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有些“捉襟见肘”。韶山高新区看在眼里,赶紧“牵线”,以“助力贷”模式为嘉嘉旺“输血”。这场“及时雨”令嘉嘉旺负责人陈永执铭刻在心。

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靠前发力,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忧,累计解决扩产扩能、用地用工、子女教育等问题80余个,以更多实际工作量换取企业发展高质量。这样一来,韶山高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在省级园区前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将成为韶山高新区持续“走在前、做示范”的原动力。韶山高新区主要负责人介绍,2024年,韶山高新区将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的定力和执着,坚持“1542”的总体思路,以“五好”园区为主抓手,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改革攻坚、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争一流,铆足干劲抓落实,更好发挥经济增长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为新时代韶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 2024-04-04 本报记者 丁玉洁 通讯员 严予妗 晋升40个名次! 1 1 湘潭日报 c108091.html 1 韶山高新区“五好”园区建设高歌猛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