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武平 通讯员 魏永辉)4月2日,我市召开湘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利剑护渔”专项行动推进会,市直相关职能部门通报禁捕退捕工作最新情况,部分县(市)区、乡镇作表态发言。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湘江湘潭段(野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2020年起实行永久性禁止生产性捕捞,湘江支流涟水、涓水自2021年起暂定“十年禁渔”。目前辖内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市“一江两水”鱼类品种由2016年的29种递增至32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时隔20多年不见的省级重点保护物种鳤鱼再现湘江。
为巩固提升全市禁捕退捕工作成果,切实做好湘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对禁捕退捕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市湘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4月1日起开展为期100天的“利剑护渔”专项行动,主要目标是不发生恶性电鱼、毒鱼、炸鱼等重大非法捕捞案件,禁捕水域非法捕捞和湘江干流城区段违规垂钓行为明显减少,禁捕水域船网管理进一步规范,网格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渔政管理平台信访举报明显减少。
会议要求,市、各县(市)区禁捕办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完善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相关部门协同执法的工作机制,群策群力开展“利剑护渔”专项行动,助推我市湘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长久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