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5月07日

悲悯众生的博大情怀

——三读鲁奖作品《大湖消息》

罗姣娥

读获鲁迅文学奖的散文集《大湖消息》,我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在洞庭湖畔长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情感,生动展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读第一遍,书中人、鸟及生态的故事吸引了我。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风光壮美,水草丰茂。每年秋冬季节,吸引着数百种候鸟从遥远的地方飞抵这个大湖,给被称为候鸟天堂的大湖带来了无限生机。然而,这些美丽的天使,却时常遭到猎鸟者的毒手。一个大湖老男人为改善伙食,用毒药毒鸟。这个失败的男人早已人情淡漠,亲情疏离,可恨又可怜。

更让人深恶痛绝的是那些用各种非法手段疯狂捕杀和大量贩卖鸟类的罪犯。其中有个猎鸟犯罪团伙,竟猎捕野生鸟共两万两千多只。候鸟壮丽的迁徙之旅,竟成了一场死亡之旅。“洲滩鸟飞绝,湖泊禽踪灭,空留镇江塔,独守洞庭雪。”这首诗,让人痛彻心扉。

昔日的洞庭湖,渔业繁盛,被誉为鱼米之乡。记得年少时坐车去岳阳市,经过北门渡口,偶尔会看到不远处水面上,突然拱起个弧形的背影,并掀起浪花。同车的人兴奋地喊:“江猪子!”如今,再也见不到人称江猪子的珍稀物种江豚了。这些,无不警醒着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命运共同体”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读第二遍时,洞庭湖绿植繁茂的湿地吸引了我。小时候,我经常去湖边草滩放牛。我大姐也常去洞庭湖打藜蒿,剥粽叶。这粽叶其实是芦苇的叶子,用水泡软就可以包粽子。《大湖消息》也包含了对人性光辉与暗淡、善良与丑恶等多面向的深度剖析,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价值取向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进行深思。同父亲去砍芦苇的湘西少年,为找鸟蛋,不幸陷进了沼泽地。渔民谭亩地的儿子和妻子离世,剩下他孤苦无依。可当他看到邻船上的孩子落水,却毫不犹豫跳到湖里救人。一位老渔民,从狂风恶浪中奋不顾身地救起了十几位游客,却没能救出自己唯一的儿子……这些故事,真实地概括了渔民生存的艰难及命运的多舛。我在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悲凉、让人揪心的故事?

看第三遍,我才找到答案。《大湖消息》中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哀而不怨,都选择坚强地活着。作者让我们学会看淡一切,包括亲人的死、自己的死。作者“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广阔的性情、心灵”。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学会敬畏自然,承受苦难,珍惜有限的生命,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

有位作家说得好,好作品可以多看几遍。确实,《大湖消息》读了三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还被作品中优美且富有诗意的文字吸引。作品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色还是讲述人间百态,都充分展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给我们阅读带来愉悦,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深思。《大湖消息》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深思,揭示了人在环境问题中,既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

昔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今日《大湖消息》也表现了当代作家沈念心忧天下、悲悯众生的博大情怀。

--> 2024-05-07 罗姣娥 ——三读鲁奖作品《大湖消息》 1 1 湘潭日报 c109673.html 1 悲悯众生的博大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