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医生常告诉病人要“忌口”。那么忌口到底该怎样忌?
忌口食物可分为以下6类:
1.发物类:即富含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包括猪头肉、虾、蟹、竹笋、韭菜等。
2.辛辣类:辣椒、大葱、生姜、大蒜、酒类等。
3.生冷类:西瓜、梨等生冷水果,萝卜、苦瓜等寒凉蔬菜,冰淇淋、冷饮等。
4.海腥类:虾、蟹、贝类、鱼类等水产品。
5.油腻类:猪油、动物内脏、油炸及烧烤食品。
6.其他:浓茶、食盐、酱油、豆酱、咸菜、多糖食品等。
但忌口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科学的忌口,是根据自身状况灵活运用,不要盲目忌口,将忌口变成不吃,导致营养不良,危害健康。
因此,如果生病了或体质比较特殊,如何忌口,可参考以下内容:
1.病中脾胃运化减弱,应忌难以消化的生冷硬食;
2.患过敏性哮喘或食物过敏会导致咳嗽,应忌鱼、虾等;
3.失眠病人忌饮浓茶,忌晚餐过饱;
4.消化道疾病患者忌食不易消化的和生冷食物;
5.出血病人,应忌食温燥食物;
6.水肿病人,应忌重咸味;
7.咽炎患者有咳嗽症状,通常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此外,病人服用药物时,必须忌食对所服之药产生不良影响的某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