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5月08日

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田主人

“海南模式”在石鼓发酵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任新宇

2020年,湘潭县石鼓镇海南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满打满算才1万元,2023年却达50万元。

村党总支书记赵德明说:“这些钱都是从田里‘刨’出来的。”

海南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农业村,村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且缺乏增收渠道,村“两委”为增收也曾想过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2021年初,看村上有部分村民再也不愿种田,这部分耕地面临弃耕抛荒的风险,赵德明提出了将这部分耕地流转过来由村干部种,所产生的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思路。

说干就干,村上将这部分耕地(共计157亩)集中流转到一起,并正式成立了海南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运作。

为节省成本,除了插(抛)秧和收割请人租机械外,其余日常田间管理全部由村干部、党员以义务劳动的形式承担。由于成本得到了控制,到年底一算账,村上纯进账5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海南村2022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20亩、2023年达500多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分别达到30万元和50万元。

海南村这个身边典型很快成了石鼓镇其他各村学习的榜样。2023年,路口村以同样的模式种了300余亩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4万元。今年规模扩大到了500多亩,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左右。尽管规模只有60多亩,七家坪村今年也按这一模式开始了尝试。

--> 2024-05-08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任新宇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任新宇 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田主人 1 1 湘潭日报 c109705.html 1 “海南模式”在石鼓发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