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大山深处,万物生长。在湘乡市虞唐镇金韶村,“90后”养蜂人成昭在群蜂飞舞的山野里一箱一箱地整理蜂箱。
在这个有点偏远的小山村,成昭坚持养蜂已整整10年。
1990年出生的成昭,高中毕业后就在外省和长沙等地的酒店学厨师,之后一直在厨师行业打拼。
2014年,在厨师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成昭看到家乡青山绿水、百花常开的生态环境,毅然回到家乡的大山中创办蜜蜂养殖基地。他一边自学养蜂技术一边扩大养蜂规模。
从一箱到几箱再到200箱。在成昭的带动下,1991年出生的妻子文艳也成了养蜂能手。
随着养蜂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成昭于2017年成立湘乡市知日养蜂专业合作社,并注册“龙城知日”蜂蜜品牌。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实在太少。
10年坚守乡村养蜂,成昭夫妇有没有后悔?“说实话,我们有过动摇,也想过放弃,但看到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养蜂基地又舍不得。”成昭说,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虽然辛苦,但上能照顾双亲,下能抚养双儿,还能收获甜蜜事业,还是值得的。
没错,人的一生无论选择做什么,都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从创业到成功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十年磨一剑。如今成昭的养蜂合作社共有中华土蜂800余群、蜂箱1000余个。
面对家乡的绿水青山,成昭还有很多计划。“销售方面要加大力度,突破瓶颈。我们的蜂蜜是好蜜,但是怎样卖出去还要多想办法。”成昭说,养蜂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养蜂时间自由,还有闲散时间可以干其他农活,非常适合农户在家创业。
湘潭市蜂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为助力湘潭蜂产品销售,协会下面的湘潭县彭老倌养蜂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出口蜂蜜养殖基地备案,将畅通蜂蜜的国际销路,突破湘潭蜂蜜的销售瓶颈。同时,湘潭供销部门将进一步引导养蜂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合作、培育市场、引导消费,让养蜂产业真正变成广大蜂农的“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