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5月09日

曾海军的长城梦

本报记者 肖中华

曾海军(中)与师生交流。(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校长(书记)心声

我大半辈子待在农村学校,长期坚持并倡导“从起点看变化、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的教育理念,让农村孩子树立目标,让农村家庭看到希望。

——雨湖区长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海军

雨湖区长城中学有一棵树龄超过60年的大樟树,粗壮的树干、如盖的树冠、翠绿的枝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到下课时间,孩子们不约而同跑到大樟树下,有打篮球的、有跑步的、有玩游戏的,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长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海军的带领下,这所老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校为家

2018年到长城中学任校长时,曾海军已在仙女、仁兴等多所农村学校工作了20多年,以校为家的教育情怀深嵌内心。

教学楼因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一间像样的多媒体报告厅……初到长城中学时,所见景象让曾海军鼻子发酸。

为尽快改变学校面貌,曾海军多方奔走,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广泛争取支持。6年来,他为学校筹资数百万元硬化、美化教学楼,完善功能室和实验室,学校办公条件和食堂设备大为改观,热水器、空调、电脑等一应俱全。为让学校供电由工业电转为民用电,他四处奔走争取20余万元专项资金,在电力部门支持下完成转网,每年为学校节约电费6万余元。

曾海军喜欢待在学校,不是上课就是跟老师、学生交流,以校为家已成常态,最忙的时候连续半个月食宿在学校。“我来自农村,当年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深知家门口有一所好学校对当地孩子的重要性。”曾海军深有感悟地说。

以生为本

“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长城中学教学楼外墙上这几个醒目的大字,很好地诠释了曾海军的治校理念。

刚来长城中学时,曾海军发现学校仅有两个篮球架,不能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他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两个适合学生的篮球架。于是,学校爱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2020年长城中学被评为“全国篮球示范校”,第一次组队便获雨湖区中小学生篮球赛季军。

曾海军充分发挥区联点领导和联点单位的资源优势,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国防教育示范校,开展专题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学科渗透和学生综合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筹划组建国防特色教育实验班,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长城中学处于城乡接合部,相当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为激励每位孩子向上向善,学校从2019年开始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独唱、舞蹈、篮球操、健美操、诗朗诵……乐观、开朗、自信、多才多艺的孩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2023年,长城中学第四届艺术节在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平台直播,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为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曾海军千方百计补齐农村家庭教育短板,经常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从学校、孩子的变化看到希望。

以师为魂

“大樟树是学校静态式的宝贝,而教师是学校流动的宝贝。”曾海军坚定地认为,教师是学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灵魂。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长城中学目前有530多名学生,30多名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8岁,结构性缺编严重。如何打造一支敬业、高效、专业的教师队伍?曾海军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许多措施。

他特别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除了口头表扬优秀老师,还主动邀请新闻媒体报道优秀老师的先进事迹,给青年教师评先评优创造条件。“曾校长对我们很好,经常找我们聊天,问我们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并帮助解决。6年前我刚来的时候经常哭,感觉压力特别大。在校长的激励和关心下,我很快进入了角色。”年轻教师刘郁玲充满感激地说。

从到长城中学的第一年起,曾海军主动邀请市级优秀校长、管理者及优秀教师来校支教,给老师带来新理念、新方法,解决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矛盾。受曾海军爱校如家的精神感动,湘钢一中教师蒋灿等支教老师联合长城中学教师成功申报了《如何构建农村学校高效课堂》市级课题,为长城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效课堂的打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一直有个长城梦,将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引导长城中学每个孩子爱我长城护我长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曾海军动情地说。

--> 2024-05-09 肖中华 本报记者 肖中华 1 1 湘潭日报 c109770.html 1 曾海军的长城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