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采收藕带的黄金季节,湘潭县石鼓镇石鼓村王宗的家里每天都请了二三十个人帮忙。
这些帮工分工明确,有的在藕田里负责采收、有的在家里负责打包发货,不时还有邻近乡镇甚至株洲、永州的种植户来送货。
王宗告诉我们,每年从4月中下旬采、销藕带开始,到稍后的荷花和莲蓬再到后来莲子,整个季节下来约180天,日均发货达1000单左右,整季不下10万单(2023年数据)。
每年销售10万单以上,王宗凭着这一业绩成了石鼓村有名的电商达人,还注册了商标“八十农夫”。
1991年出生的王宗高中毕业后便外出创业。先是拜师学艺做皮鞋,一年之后到长沙承包工地食堂,后又在易俗河摆过夜宵摊。在这四五年时间里可以说是“名堂”搞尽却没挣到多少钱。
2013年,已结婚的王宗携妻子回到石鼓镇开起了服装店。当时生意还不错,用滚雪球的方式发展到了3家店。
虽说生意不错,但竞争激烈利润低,为提高效益,王宗开始尝试在网上售卖服装,逐步涉足电商行业。
王宗真正用电商模式销售农副产品始于2017年。当时政府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在石鼓镇一带培养了一批贫困户养殖蜜蜂,王宗便尝试通过网络帮贫困户销售蜂蜜。
在这两年,采食藕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头脑灵活的王宗便想到通过网络将本地的藕带销往全国各地。2018年,王宗回村流转了20多亩地种植莲藕,并在网上销售藕带。
藕带喜获丰收,但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保鲜措施不到位导致退货、亏损,好在王宗很快就找到了办法。
2019年,王宗将种植基地扩大到了100亩、2020年到200多亩、2022年300多亩、2023年400多亩。
尽管规模持续扩大,但产量仍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王宗除了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外,还将基地拓展到了株洲、永州等地,总面积达1000亩以上。
藕带、荷花、莲蓬等都是季节性很强的产品,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一个长达半年的空档期。
怎样做到空档不空平台不空人?王宗又将目光投向了冬笋、春笋和香椿、野葱、蕨菜和地皮菌等山珍。在2023年至2024年冬春季180天左右的时间里,王宗便卖出近6万单,为当地村民增收150万元以上。
怕我们不相信,王宗还翻出了进货出货记录:石鼓镇西冲村朱起旺冬笋卖了6万多元、福霄村朱起良冬笋卖了3万多元、青山桥镇四境村的肖素珍野葱卖了将近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