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颖 通讯员 张美丽)5月14日下午,市气象局、市气象学会联合雨湖区风车坪学校,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
“为什么风筝能飞上天?”“小水珠是如何旅行的?”活动现场,气象科普志愿者结合科普讲座,把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气象探测等知识,通俗易懂地呈现在师生面前。同时,志愿者呼吁同学们尊重自然,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共同保护蓝色家园。大家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中,气象科普志愿者展示了气象观测设备,讲解了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采集方法和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等,将气象科学变成了看得见、学得会、用得着的气象知识,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防灾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气象科普知识水平。”风车坪学校大队辅导员吴晓琴说。
为广泛推广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连日来,市气象局已在全市范围开展了6场气象科普宣传,“花式宣传”让气象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以气象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桥梁,将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和气象科学知识送进田间地头、送到基层一线,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