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潭城区驱车1个多小时下高速进入湘乡市翻江镇,再途经弯弯曲曲村道约半小时,便到了位于“湘中第一山”的褒忠山山脉下的农林村。
湘乡市春晓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晓军的一个养蜂基地,就在这褒忠山上。
“看到没?半山腰上那唯一的一户人家就是养蜂基地了。”顺着彭晓军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巍巍大山中果然藏匿着一座民居。
“接下来的路,只能步行了。”
彭晓军说,卖蜜卖的是人品与信誉。之所以将养蜂基地选择在这偏僻的山村旮旯,就是看中了褒忠山林区的原生态资源和粉蜜源植物的丰富多样性。
岁月轮替,往往给勤劳者最大的回馈。
2023年,彭晓军养蜂200多箱,摇蜜近3吨。其中,有一部分蜂蜜就是产自这褒忠山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彭晓军发现了这处养蜂“处女地”。2023年下半年,他便在褒忠山上放了40多箱蜂箱,采集山桂花蜜。
彭晓军说,褒忠山5月中旬可以采集板栗花蜜,6月上旬可采荆条蜜……11月还可采冬桂蜜。这里不仅蜜源丰富,而且所采的蜂蜜品质很好。
今年,彭晓军打算在褒忠山上放置蜂箱一年,把这里打造成他的一个“甜蜜工厂”,把原生态的优质蜂蜜提供给消费者。
让人想不到的是,皮肤黝黑的彭晓军,曾是一位人民教师。
今年47岁的彭晓军,大学毕业后曾是湘乡职校的一名教师。2008年与蜜蜂养殖结下不解之缘后,2009年开始他真正意义上的养蜂。
那一年,彭晓军没有取一滴蜜。2010年蜜蜂繁殖到10多群,第一次收获了55公斤蜂蜜,赚了3000元,他很高兴。那时候,彭晓军心里就慢慢坚定了一个想法:要把养蜂当成自己的职业。
当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以后,就无法动摇了,彭晓军就是这一类。
一年一个台阶。彭晓军的流水账本上记载着:2014年130多群蜜蜂,产蜜1500多公斤;2015年140多群蜜蜂,产蜜1600公斤……15年来,他不断学习和探索,从一个养蜂门外汉渐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
一花独放不是春。这期间,彭晓军还带出了不少徒弟。
2019年6月,彭晓军与毛田村对接,启动中蜂养殖产业扶贫项目。通过调查摸底,他选择了18户有意愿养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给每户免费发放5箱中蜂和配套的养蜂工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如今,这些人都脱贫了,并一直把养蜂当作增收的产业。
同时作为湘乡市养蜂协会会长的彭晓军认为,蜂蜜是原生态的健康食品,相信以后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捧。
据市养蜂协会统计,目前湘乡市养殖100箱蜜蜂以上的规模户已过500户,涉足“甜蜜产业”的养蜂人3000名左右,直接创造“甜蜜产值”过亿元,养蜂已成为不少农户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