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明 实习生 余可欣)5月15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法治讲堂搬进湖南科技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学生送上“毕业礼物”,帮助他们走稳走好就业路。
据估算,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79万人,新形势下就业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凸显,因此,市仲裁院在全省率先将“仲裁送法”工作前置,为高校毕业生解惑。当天,仲裁员周昕从就业形势分析展开课程,以一个特殊案例入手,分析其产生的法律问题。她还细致讲解了试用期、工作经历造假、入职培训等三个关键概念,以案说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法条,从而形成法治思维和自我权益保障意识。随后,市仲裁院院长陈家庆以自身求学、就业、生活经历,分享感悟和经验,激励同学们在求知路上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仲裁课堂结束后,学生还向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咨询“三方协议”等专业问题。“通过讲座学习,我们对职业规划更加明晰,也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一名学生表示。
据介绍,本场活动为“法治人社 护航青春”青年仲裁员志愿者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的第一场。本月,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还将走进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驻潭高校,以讲座、深入校招现场等方式展开“送法进校”普法宣传活动,将仲裁服务工作前移,全力护航毕业生走好就业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