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兴安)在湘乡市金石镇大湖村的一处山顶平地上,“藏”着一家小型豆制品加工厂。规模虽小,却是金石镇首家村集体入股的企业,每年能给村集体和当地群众增收100多万元。
大湖村位于湘乡市最北端,受自然条件所限,引不来项目,产业发展迈不开步伐,迟迟摘不掉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外力借不上,只有靠自己。村支委罗彪是个致富能手,2007年投身豆制品行业,在韶山市办了两家加工厂,干得风生水起。在镇村两级领导的反复动员下,罗彪萌生投资家乡念头。再加上湘乡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共享贷”,村上可以依托该项目从建设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两好合一好,去年6月,村企合资的湖南豆食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据介绍,该公司建设投入200万元,引进香干和豆皮生产线各一条,村上投资60万元,占三成股份。前段时间,公司开始试生产。罗彪告诉我们,正式生产后,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今年预计实现产值600万元,按20%纯利计算,村上今年有30多万元的红利。
除了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0万元外,大湖村党总支书记张成辉更看重的是,能为村上解决20多人就业。他告诉我们,按每人每月2800元的工资计算,每年能为当地群众带来工资性收入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