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周艺林)5月16日,随着当事各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一起因2019年工程施工引发,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的合同纠纷,在湘乡法院民二庭“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下得以成功调解,实现各方“双赢多赢共赢”。
早在2019年,因三个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提前终止,湘乡某国有独资有限公司与长沙某建设集团公司产生纠纷,涉案三个工程价款一直没有完成最终结算,致使高达3000余万的留置工程价款一直处于冻结状态。
承办法官受理该案后,发现这起案子不仅涉案金额大,原告系国有独资企业,如纠纷持续发酵,将导致千万资产无法盘活,给双方当事人甚至是本地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最终引发“双输”局面。
为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次性有效解决纠纷,湘乡法院充分调查了解还原案件事实,制定了加大协调力度、促进案件“一揽子”解决的总体思路。为寻求办案最优解,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主动与涉案工程项目的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并多次组织当事双方调解。
在各方当事人意见反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承办法官与各方当事人耐心沟通,就履行款项、履行方式等多处细节反复推敲。最终,各方当事人在5月16日达成调解协议。至此,这一长达五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找到解决突破点,涉案工程项目相关协调结算工作得以有序推进,被冻结的数千万元资金得以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