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建立“一户一档案”,利用村规民约“倒逼”村民行为文明规范;一方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奖励机制,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湘乡市梅桥镇上峰村通过几年探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该村未出现一户信访户,今年以来更是实现“零纠纷”。
上峰村只有480多户人家,村子不大,事情却不少。2018年,上峰村制定村规民约,想借此规范村民行为。张榜公布且印发给村民后,未见任何成效。“有些村民看都不看,有些村民甚至表示,只要不违法,谁也不能把他怎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斌回忆道。
如何发挥村规民约的“刚性”作用?村“两委”深入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不断修正完善村规民约的同时,建立“一户一档案”,“倒逼”村民尊法守规。2021年,新修订的“上峰有‘约’”正式公布,总共10个方面,涉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些事鼓励做、哪些事不能做,一目了然。
同年推行的“一户一档案”,除了每户人家的基本情况外,有一份“社会综合评定表”。表中按照“上峰有‘约’”的10项内容列出相应的评分项,年底由村“两委”根据每户人家的“表现”打分,并将扣分项详细备注。
这张表让村规民约的“刚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村上有户人家拒缴人居环境服务费,村干部上门动员时明确告知,不缴费违反“上峰有‘约’”第一条,假如动员三次仍不缴,会记录在档并在“社会综合评定表”中扣分。没过几天,户主主动缴纳费用,还笑着说,档案会影响后辈声誉,不能造“子孙孽”。
家住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兄弟俩,为一条进出口道路闹到村干部面前。村干部笑着说,村上调解可以,但要记录在档并扣分。两人一听连忙摆手说,不用调解了,我们自己协商好。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我们查阅“一户一档案”时发现,去年大多数人家的“社会综合评定”取得优异甚至满分的成绩,只有两户人家没达到及格线。其中一户潘姓人家得了57分,扣分项有3个,分别为未缴纳城乡居民医保、挑起邻里纠纷和不参与村上的活动。“这种情形说明村干部的工作没做通,也做不通。今后会组织志愿者上门沟通和服务,打开这个‘死结’。”肖斌说。
2021年,上峰村获评湖南省文明村,“上峰有‘约’”获评湖南省2023年优秀村规民约。“倒逼”取得明显成效后,激励机制紧随其后。去年,建好湘乡市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上峰村立即制定积分兑奖办法,根据村民参与文明实践场次进行评分,村民可在积分超市自由兑换相应的日用品。
一“逼”一“激”,下活了乡村治理这盘棋,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前年和去年,上峰村连续举办两届丰收节,几乎所有农户都参与其中。此外,该村仅用两天收缴了人居环境服务费,而且不是人居环境理事会成员上门收取,而是村民自发转账或缴纳。
梅桥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上峰村的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等工作均走在全镇乃至湘乡市前列,证明其基层治理模式取得了成功,而且可复制、可推广。给我们介绍经验时,肖斌说,首要一条党支部要强要硬,敢想敢干做表率。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的湘潭市“五星党支部”的牌匾印证了他的话。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