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希台 通讯员 方毅)韶灌局银发人才是韶山灌区的宝贵财富,他们中很多人曾亲自参与韶山灌区工程的修建,对灌区事业充满热爱。在他们的帮助下,《韶山灌区志》历时5年编修完成,预计今年“七一”前公开面世。
早在2019年,韶灌局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座谈,提出了编修《韶山灌区志》的想法,得到老同志的热烈响应。经研究,韶灌局聘请已退休的老同志冯顺池执笔,组织10余位老干部启动志书编撰。老同志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足迹踏遍三湘大地,走访100余家单位,积极采集素材,为高标准完成志书编修而孜孜不倦。
在老同志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韶山灌区志》历时5年编修完成。在志书终审评审会上,该书得到了评委一致好评,认为质量高,真实严谨,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湘潭市第一部特色志书,也是省内第一部水利特色专志。
《韶山灌区志》共十章,近40万字,用大量的史实,真实还原和记录韶山灌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建设历程,记述了修建灌区后湘中大地改天换地的英雄故事、重塑山河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讲好韶灌故事,传承韶灌文化,由韶山灌区银发人才主编的《韶山灌区志》为湘潭文化建设增砖添瓦,进一步促进韶灌精神在三湘大地上薪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