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是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自去年以来,湘乡市以“灌区灌溉渠系全线畅通、农作物高产丰收”为目标,开展渠系清淤扫障,全面解决灌区已建渠道及建筑物淤堵、被占等影响通水灌溉问题,以保障农业灌溉顺利进行。
结合“湘乡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湘乡制定出台了《湘乡市灌区清淤扫障三年行动(2023-2025年)方案》,规划在3年共计完成800公里的干渠清淤扫障,支、斗、农渠清淤13000公里,其中2023年完成干渠清淤扫障283公里,支、斗、农渠清淤5000公里。2024年3月15日召开灌区清淤扫障行动动员大会上,要求一个星期开展一次清淤扫障行动,进一步督促各乡镇全面清淤扫障。
“‘肠胃’一起动,灌溉不被动。”湘乡市育塅乡石磴村党总支书记钱磊形象地说,去年年底他们村整修了木子塘,扩容增加水量10000立方米,灌溉面积从40亩扩大到80亩。今年,石磴村疏通木子塘灌溉水渠0.8公里,完全保证了周边水田双季稻种植灌溉用水,确保了“肠道”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湘乡还加强与5座中型水库水源地协调,加强蓄水保水工作。“我们制定了定期水库调度方案,督促水库提前蓄水、保水。”湘乡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利部门还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增加雨水的收集和蓄存,包括修建雨水集水池、清理排水管道等,以提高灌溉水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另外,还做好设备维护与清淤工作,确保输水畅通。有些地方还结合当地优势推广了滴灌、微喷等技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湘乡市水利局还积极协调筹措财政资金,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受益主体筹资筹劳。据统计,湘乡市灌区清淤扫障行动计划总投资3300万元以上,当地财政统筹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中小型水库灌区的干渠及韶山灌区主要支渠的清淤扫障维修养护,乡镇组织村组和群众筹资投劳筹集2800万元,投入劳动工日13.2万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