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贵 通讯员 杨翊雨 李媛
4月9日,宝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能电力”)与湘乡经开区签约,正式入驻湘乡经开区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湘潭)。这家企业为何从长沙来到湘乡经开区?能给湘乡经开区带来什么?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对此进行了采访,探寻这一普通事件背后的必然逻辑。
为什么来湘乡经开区?
——“我们要到最有优势、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去。”
签约入驻虽还只一个多月时间,但对于宝能电力法定代表人向浩来说,湘乡经开区已是认识多年的“老友”。2013年,宝能电力集团公司在长沙成立,在能源建设领域已深耕10余年。而湘乡市“电力湘军”早已蜚声中外。
为什么从长沙来到湘乡,并入驻湘乡经开区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湘潭)。“我们要到最有优势、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去布局,而湘乡经开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向浩笃定地说。
首先,这里电力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湘乡市、湘乡经开区已形成集电力劳务施工、设备制造、检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湘乡市电力产业年产值近80亿元,缴纳税收3.26亿元,创劳务收入50亿元。
其次,这里全新打造了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湘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位谋划,在湘乡经开区投资30亿元建设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打造一个集总部经济、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电力企业“大本营”,为“电力湘军”筑“家”。目前,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一期已建成1栋17层的总部办公大楼、1栋13层的服务中心大楼、12栋5层产业楼和14栋4层办公产业楼,引进了电力总部和制造企业55家。
再次,这里出台了电力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湘乡市、湘乡经开区结合实际以及综合企业发展诉求,按照科学可行、盘活存量、做实产业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湖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湘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擦亮“电力湘军”品牌。
同时,湘乡市、湘乡经开区成立了湘乡市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工作专班,在公司注册、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流程帮代办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照顾,而湘乡市、湘乡经开区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对企业都比较用心,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选择。”向浩说。
能给湘乡经开区带来什么?
——“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宝能电力是一家能源建设综合服务商,依托传统电力输电、变电、配电、运维四大板块核心业务,专业从事综合智慧能源规划设计与建设,具备能源项目开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智能化电网设备制造和运维服务、能源合同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和强大技术实力。
宝能电力落户湘乡经开区,能带来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向浩说,在工程利润越来越薄的现实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电力建设企业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宝能电力打通了设备生产制造、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环节,实现了资源整合、协同发展。
在投资端,宝能电力与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设备端,与泰开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力行业大型成套设备厂合作;在设计端,与湖南省电力设计院、内蒙古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大的设计院建立业务往来。“相当于从业主投资端到设备,到设计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让企业优势更明显、成长性更好。”向浩说。
目前,宝能电力业务布局全国,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的专业服务网络。
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能源是基础行业,国家大力提倡能源转型,我们要打造新能源领域内的全新多维产业生态圈。”
使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实现电力系统脱碳以及汽车动力的电气化,是实现能源转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带来的是巨大的电能需求。相较于原来的火电、水电、核电等,在光伏、风电等领域,民营企业均可以参与。
“能源作为基础行业,在国家大力提倡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向浩表示,基于这些事实判断,宝能电力全力推进新能源、智能化变革趋势,打造集新能源发电、储能、充电桩、后期运营维护等相结合的现代化绿色能源企业。
2020年开始,宝能电力还在新能源全产业链推出创新商业模式,有效利用新能源项目资源与央、国企及地方政府、城投公司相结合,打造新能源领域内的全新多维产业生态圈。
目前,宝能电力在新疆、内蒙古成立了分公司,前4个月,公司已创造产值达1亿元。“今年宝能电力的产值目标是5亿元,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是要争取在3年内实现产值20亿元的目标。”向浩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