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5年02月17日

以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符瑶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开展1年多来,凭借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和丰富的研学内容“火”出圈,“红色研学看韶山”享誉全国,品牌溢出效应日益突显。截至2025年1月4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共吸引全省53万多名师生参与,带动市场化研学90.29万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产业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所在。湘潭红色文化光辉灿烂、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实招、谋新招,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规模效应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偏弱、人才队伍短缺等诸多挑战。要想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用活创新“第一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以深化改革厚植文化产业驱动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方能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等优势,科学谋划、前瞻布局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深化文旅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市场化改革,完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机制,形成精品多、市场活、人才优的生动局面。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深度融合增强文化产业辐射力。推动“文化+”,是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拓展数字韶山、数字万楼等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以科技赋能提升文化感知和旅游体验。要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繁荣文化旅游消费。湖南博物院湘潭分馆于2024年12月正式挂牌,湘潭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共享到湖南博物院的藏品和专家资源。还要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让文化和旅游发展要素在区域间顺畅流动,推动文旅产业全季节扩容、全链条延伸。

以要素保障激发文化产业创造力。要从平台、金融、人才等方面发力,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大力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发挥数据在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监管、消费全流程中的衔接和赋能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整合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产业基金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编制在高校、服务在企业”人才共享模式,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人才提供肥沃土壤。同时营造积极开放的文化环境,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莲城随感

--> 2025-02-17 符瑶 符瑶 1 1 湘潭日报 c124141.html 1 以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