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02日

文彬:褪下戎装仍显军人本色

本报记者 赵明 实习生 李红霖

“不战斗,何以青春。愿我们无灾无难。”7月30日,暂别湘潭县易俗河镇新塘村救灾现场,文彬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被同事调侃“一年365天有360天要穿迷彩装”的文彬,在得知湘潭县灾情后,向湘乡市民兵应急连主动请缨上一线。用他的话说,“当过兵的,大灾面前冲上前是本能。”

危难时显本色

7月31日,30岁的文彬坐在军胄国防教育基地,静静回想过去两天两夜自己参与抢险救灾时的画面。

7月28日,湘乡市民兵应急连快速响应支援湘潭县抗洪抢险,文彬主动请缨,当晚10时集结出发前往湘潭县。由于洪水漫灌、道路受阻,他们用了5个小时才到达位于湘潭县的临时集合点。

当时,新塘村仍有部分村民滞留在被洪水浸泡的家中。“要不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要不就是坚持‘守屋’的人。”文彬和其他3人驾驶一艘冲锋舟,深入新塘村深处寻找被困群众。行动不便的就一个个背出来,固执不愿离开的就一个个劝,“爹爹,我带你去受灾群众安置区,如果你不走那我也走不成了。”救援和劝离双管齐下,他和战友先后搜救了20余人。

水位逐渐回落后,文彬又参与清淤和消杀,两天两夜的救援,他几乎没有睡个整觉。“困了就靠在树边或者往地上一躺,我们都不敢休息太久,受灾群众太需要我们了。”文彬犹记一位连拖鞋都没穿的老人,他把老人背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后,赶紧就近买了一双拖鞋给老人穿上,还叮嘱接应人员多关照。

危难之际,退役军人无条件上前线,这是文彬的坚持。这次驰援并非他退役后的首次,2021年河南遭遇洪灾时,文彬带领湘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驰援河南新乡、卫辉、浚县等地,协助安全转移千余名受灾群众。新乡市为感谢他们的义举,特发感谢函:“因为你们,我们经历磨难才更坚强。”

几度创业找准方向

“他目标明确,是我们的领头羊。”湘乡东山学校教官王海华和文彬一起奔赴湘潭县抢险一线,他眼中的文彬无论救援还是平常工作,都保留着军人敢为人先的闯劲。

2010年穿上军装入伍,曾经是文彬最骄傲的事。可两年后卸下戎装,何去何从,也曾困扰他。

研发微信小程序和App、推出送货上门服务……当时流行什么,文彬就干什么,一腔热血搞事业,也曾有过150家门店覆盖湘乡的辉煌,可终因资金和经验缺乏、内部管理矛盾等原因,让他的两次创业都宣告失败。

“从自己身上,我也看到了战友们退役后的迷茫和困惑。”开辟返乡创业的“第二战场”谈何容易,可文彬始终保持“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在两次失败中逐渐找到清晰的创业方向,他决定第三次出征。

锚定目标登上新舞台

7月31日,热浪滚滚,可文彬坚持给在基地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上课。今年暑假,长沙基地1000人、湘乡基地100人的夏令营和相关培训,让文彬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国防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几度创业失败后,文彬将方向锁定了国防教育,这既是一份军旅情结,又结合了退役军人的特长,可以帮助有相同困扰的战友就业。2019年,在长沙一个2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文彬开启了国防教育创业之路,2021年,乡村振兴的号召鼓舞着他,他毅然回到家乡湘乡创办湘乡市军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集“吃住训”于一体的军胄国防教育基地,主要开展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素质拓展和国防教育等。

目前,基地已形成覆盖湘乡市100余家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国防教育体系,开发了军警课、爱国主义知识课堂、一元城市生存挑战赛等诸多课程。不仅如此,文彬的基地还为3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

2023年,在全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中,文彬从全省150余家军创企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组一等奖。创业的成绩获得认可,文彬不忘反哺家乡,慰问老兵、救灾应急、帮助困难群众……在公益路上,文彬从未缺席,“无论身份如何改变,我都是人民群众的‘兵’。”

--> 2024-08-02 本报记者 赵明 实习生 李红霖 本报记者 赵明 实习生 李红霖 1 1 湘潭日报 c114457.html 1 文彬:褪下戎装仍显军人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