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02日

历时10小时的生死营救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颜洋

“要不是镇村干部舍身相救,我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尽管事情过去两三天了,湘潭县茶恩寺镇东三村的颜新民在提起这段经历时仍心有余悸。

今年72岁的颜新民是一位五保老人,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多年来老人养成了到小河沟里抓小鱼小虾的习惯。

7月28日6时许,尽管天下着雨,老人仍如往常一样出门,到离家不远的向阳渠收鱼笼。

老人心想:因下雨涨水,兴许会有好的收获。

到达放鱼笼的地方要经过宽约50米的低洼地,下了一夜的雨,洼地里已积满没膝的水,习以为常的颜新民想也没想,挽起裤腿便蹚了过去。

正如颜新民所想的一样,笼子里的小鱼小虾比往常多了不少,正当他满心欢喜准备回家时发现水涨了不少,已经无法涉水通过了。

雨越下越大、水位越涨越高,最后老人被逼上了一个仅桌面大小的小土墩上,水还在快速地往上涨。

此时颜新民慌了起来,扯开喉咙呼救。

呼救声惊动了家住附近的村干部李丰。李丰看到惊险的情况后赶紧与丈夫一起拿一根长竹竿去施救,可长约1米的竹竿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李丰随即打通村党总支书记黄松彬的电话报告险情。

接报后,黄松彬与其他村干部、附近群众赶了过来,并在现场组成营救抢险队。此时大概是7时30分左右,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营救行动就此展开。

救生绳绑上石头扔过去、把救生圈套在救生绳上甩过去、用无人机拉救生绳送过去……但不管怎么做,救生绳总是距老人站立的小土墩有十多米的距离,而不识水性的颜新民无论如何也不敢下到超过2米深的洪流中去抓那条救命的绳子。

时间很快到了15时左右,此时洪水已没过大腿且还在往上涨,而水米未进的老人也明显出现体力不支、惊慌躁动情况。

“赶快以衣为绳将自己绑在树上。”在救援人员提醒下,老人将自己“绑”好才稍微平静了一些。

在想尽所有办法尝试无果的情况下,黄松彬拨通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敏的电话:“敏哥,我们村有位老人被困在向阳渠水山坝,积水很深,离岸边有50多米距离,我们试过很多办法都没效果,老人现在情况很不好,请政府赶快过来帮忙救人。”

接报后,刘志敏一面向镇领导报告情况并请求派冲锋舟增援,一面紧急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刘志敏立马下水查看情况,发现现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快、积水深度越来越大,而此时传来消息说从衡山县协调借调的冲锋舟却因山体滑坡、道路中断被挡在路上一时无法到达。

老人时刻有被冲走的危险,不能再等了。刘志敏当机立断穿上救生衣跳入急流,全力向老人游去,随后抓住岸上抛过来的救生绳游到老人身边。

此时老人全身发抖,嘴脸乌青,浑身冰凉。刘志敏一边安慰老人,一边给他套上救生衣。待稍许平静后,刘志敏便从后护住老人,抓住安全绳向岸边游去,约10分钟后成功上岸。

此时是7月28日17时20分,整个救援历时10个小时。

--> 2024-08-02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颜洋 本报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颜洋 1 1 湘潭日报 c114469.html 1 历时10小时的生死营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