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04日

从热爱到坚守:

一位“80后”的邮票情怀

本报记者 王希台 实习生 彭畅 张璇

黄耿向学生们介绍邮票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希台 摄)

邮票,作为邮政通信的凭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它不仅仅是一张纸片,更是时代的见证、文化的载体。

1981年出生在湘乡市的黄耿,从初中开始便对集邮有了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长达30年的集邮生活。

1993年,刚上初中的黄耿迷上了集邮,特别喜欢收集军事题材的邮票。

“当时还小,家里不会给很多零花钱,我买邮票都是要靠省下吃早饭的钱。而且因为资金问题,我也不能买一整册邮票只能零散地集邮。”黄耿说,他那个年代,群众的文化活动大部分是通过电影、报纸和连环画等来探索外部世界,另外,还有邮票。

“起初,父母并不支持我集邮,认为程序繁琐浪费时间,后来我时常为他们讲解邮票的历史和故事,他们也对这方寸大小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并帮我寻找新票。”黄耿说,在集邮上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邮票的方寸之间,浓缩着时代的印记、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黄耿认为,集邮能培养丰富的历史文化素养,通过邮票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情况,拓宽知识视野;其次能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整理能力,通过对邮票的观察辨别和分类整理,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集邮还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黄耿说,邮票由于专题种类的不同,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军事、科学等领域的内容。通过研究,他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等,这无形中就促使他主动去探索相关知识,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

高中毕业后,军事迷的黄耿考上军事院校,开启了从军生涯。但集邮的爱好,他不但没丢反而越来越“上瘾”。

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年册邮票。黄耿说,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本邮票年册,就如同拥有了一部移动的邮票历史书。从重大历史事件到历史人物,邮票记录着历史,反映着历史。他说,打开年册邮票集,就如同翻开一幅历史画卷。

基于从小对军事的浓厚兴趣以及后来的军旅生涯,黄耿开始从全面集邮转向着重军事专题集邮。如今,黄耿每年都会收集一本年册并为它们细心地编号。看着这些有序摆放在书架上的集邮册,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现在,黄耿是雨湖区的一名军转干部。业余时间,黄耿会去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凭借多年国防知识的积累以及邮票所带给他的丰富知识,黄耿的宣讲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国防教育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增长国防知识,而且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黄耿说,即使没有报酬,他也非常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黄耿即将上初中的儿子也说:“我爸爸就是一个故事大王和百事通。”

如今,儿子受黄耿影响也对集邮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经常与他探讨知识。对黄耿来说,这些便是集邮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黄耿说,今后,他将继续沿着集邮之路去寻找它的独特魅力,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 2024-08-04 本报记者 王希台 实习生 彭畅 张璇 本报记者 王希台 实习生 彭畅 张璇 从热爱到坚守: 1 1 湘潭日报 c114541.html 1 一位“80后”的邮票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