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毛亚姣和妹妹毛亚美卖完最后一个黄桃,收起路边的摊子。她打电话给妈妈,妈妈高兴地喊她们“早点回家吃饭”。
毛亚姣和毛亚美这对“姐妹花”是韶山杨林乡种粮大户毛泽富的一双女儿。这个夏天,气温格外地高,“姐妹花”却仿佛一点儿也不在乎,从7月23日开始,天天在自家那28亩黄桃园里穿梭。“今年是挂果的第二年,黄桃产量是去年的五六倍。”皮肤已经明显晒黑了一圈的毛亚姣脸上绽放着笑容,“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卖桃,主要是靠朋友推荐,口碑嘛!也在园外的路边摆摊卖,一天可以卖四五百斤呢!有一天单日就卖了400公斤左右,几乎是去年全年的量!”
黄桃是父亲毛泽富4年前种起来的,是从炎陵引进的品种。“爸爸年纪越来越大了,种粮种桃都花了不少心血。”毛亚姣说,到黄桃采摘的时候,恰逢“双抢”,父亲忙不过来,在长沙教小学的她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妹妹就利用假期开启了卖桃“模式”。她透露,种黄桃算是父亲种粮“退休”后的养老产业了,姐妹俩想给他“铺个底”。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高水平的种植技术。”毛亚姣介绍,黄桃种植伊始,毛泽富就到银田镇宏发黄桃基地取过经,之后又请了宁乡的技术员来指导,但总感觉还“缺点啥”。黄桃的个头还不够大,“现在大约3两多一个,我们的目标是要长到5两左右一个!”此外,桃子的“看相”也不尽如人意。不过毛亚姣并不气馁,“我们靠良心种桃卖桃,桃子的口感还是不错的,香味纯正!”她说,她们在路边摆的摊经常到晚上8点钟还有人来买桃,大都是“回头客”。
“我们目前还是种黄桃的‘业余选手’,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毛亚姣诚恳地说,今年寒假她们想尝试开始给桃树剪枝,争取逐步提高产量。在销售方式上,明年“肯定会加强线上模式,比如抖音和网红直播之类”。她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打造韶山黄桃统一的地理标志品牌。“我现在知道的是银田、韶山乡都有人在种黄桃,或者我们将来技术提高后也可以像炎陵黄桃一样,团结起来用同一个品牌对外宣传推销!”她雄心勃勃地说。
吃在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