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07日

推动湘潭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彭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既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动能,也是未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3月21日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提出了“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这一融合命题。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湘潭作为文化大市,要抓住文化和科技融合这一着力点,推动湘潭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

加强顶层设计,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统领全局

顶层设计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在对现有文化政策进行整合和梳理集成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湘潭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等专项政策,落实政策红利,营造良好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二是构建整体性治理格局。打破行业和部门壁垒,构建技术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等主体部门跨部门协作的整体治理格局。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创新奖励三个方面着手,实施科创金融行动,探索新型文创金融模式,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打造文化品牌,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凝心铸魂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文化品牌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一是要在研究阐发上“创”,让湘潭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要在精品创作上“创”,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湘潭数字文化品牌,创造一批畅销型数字文化精品,开发一批现象级的湘潭数字文化活动;三是要在场景打造上“创”,以湖湘文化、“金湘潭”商业文化、湘军文化、红色文化、白石文化为主题,建立数字文化特色主题街区,打造数字化湘潭文化体验新场景。

做强平台主体,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平台主体的做大做强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是鼓励推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以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湘潭高新区)、湘潭市数字经济孵化基地为核心,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优势产业群集和产业链; 以昭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龙头,加强文化园区和文化基地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建立统一、开放、共享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

二是推动建设数字文化领军企业。谋划打造一批数字文化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三是培育“小而美”数字文化企业集群。鼓励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数字文化产业梯度培育格局。

四是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围绕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对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区域融合发展带动湘潭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突出引才育才,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有文化、强技术、善创意、懂产业的专门复合型人才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通过湘潭企业“能力”、高校“智力”、科研机构“研力”三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平台。二是借助“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等项目契机,推动创新产业团队和高层次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入湘引进。三是创新数字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数字文化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加大针对数字文化人才的奖励政策力度,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人才“蓄水池”。

健全监管机制,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安全数字环境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一是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等数字文化各领域标准规范,推动制定文化数据库入库标准,完善文化资源授权体系,切实保障文化数字化每个流程的安全和规范。二是完善“有效保护”的数字文化版权保护体系,建设知识产权数据库,促进数字版权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共同培育良性的数字版权生态环境。三是优化数字文化市场监管的法律支撑。四是成立湘潭数字文化产业协会,协同湘潭市文化产业协会、湘潭市企业科学技术联合会,调节业内关系,实现行内监督。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08-07 彭菲 彭菲 1 1 湘潭日报 c114681.html 1 推动湘潭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