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武平)8月7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小分队成员吴滔滔、赵纯辉、李秀等人,与湘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专技人员一道来到易俗河镇新塘村,为遭受洪涝灾害的丝瓜种植基地“把脉问诊”,指导种植户给有望恢复生产的丝瓜基地消毒、防治病虫害,预防产生开裂瓜、畸形瓜以及小瓜脱落等不良现象,切实保藤保瓜,夺取下阶段好收成。
新塘村张新孝家庭农场专业从事丝瓜产销多年,近年来主产白玉丝瓜,种植面积约80亩。每年11月中下旬丝瓜采收完毕后,继续种植一茬红菜薹或其他越冬蔬菜,增加耕地收益。这里靠近涓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历年来丝瓜质优价高、产销两旺,今年同样如此。从5月上旬开始采收,预计到11月上旬收完,平均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以上。未曾想,7月底突如其来的一场洪灾,让其中40亩繁茂的丝瓜基地全军覆没,每亩已采收量不到年度总产量的一半,损失很大。另外约40亩基地因遭受洪灾重创,部分藤叶枯萎、丝瓜脱落。农场主张新孝说,即便现在采取有效措施保住余下的瓜藤、丝瓜,预计下阶段亩产量与往年同期相比要减少一半左右。
8月7日上午,市、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队成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张新孝家庭农场现存的丝瓜棚里反复观测、研究,一会儿掰开脱落的丝瓜分析是虫害还是病害所致,一会儿聚精会神地细数诱蝇板上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并不断与张新孝交流沟通,询问菜园消毒、喷施叶面肥等前期处置情况,以及目前采购的肥料、药剂品种与存量等。随后,农技服务队负责人吴滔滔综合各方面情况,就如何保藤保瓜、增产增收对张新孝进行了详细指导。尽管每个人热得汗流浃背,但为了达到有的放矢目的,一直坚持将灾后田间培管的各项技术措施讲清讲透才往瓜棚外走。
“虽然我规模化种丝瓜多年,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但遭遇这样的洪涝灾害还是头一回,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市、县农技人员的现场指导真的是雪中送炭,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张新孝表示,一定会严守技术规程,努力将灾后幸存的丝瓜基地培育好,并努力开展绝收地补种事宜,尽量减少洪灾损失。
在张新孝家庭农场丝瓜基地附近,还有几家丝瓜种植大户和种粮大户,吴滔滔、赵纯辉等一行人相继走进洪灾过后有望恢复生产的瓜棚、晚稻田,与正在忙碌的户主们交流,赠送技术资料,讲授注意要点,直到种植户们完全理解、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