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涛
暴雨连连,“一江两水”全面超警;涓水河畔,险象环生……7月28日以来,受台风“格美”影响,湘潭县涓水发生自1972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出现河堤损毁险情。危急关头,全市各级防汛救灾力量闻“汛”而动。一时间,涓水河畔成了全市防汛救灾战役的主战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洪抢险战役就此打响。
涓水河畔,打响抢险救灾保卫战
涓水,顾名思义,涓涓细流。然而,超强台风“格美”的到来,却让它长出了凶猛的“獠牙”。
7月28日18时40分许,湘潭县花石镇龙潭村柳树湾位置,涓水河堤坝出现损毁。
7月28日20时许,涓水湘潭县易俗河镇新塘村四新堤出现损毁。
7月29日13时40分许,涓水湘潭县河口镇华中村堤段发生损毁。
险情发生后,市县两级响应迅速及时、组织协调有力,上下齐心协力应对,紧急转移周边3个乡镇、8个村的群众共8237人。
湘潭灾情,牵动省、市主要领导的心。
7月29日,省委书记沈晓明赶赴湘潭现场督导,要求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28日晚,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省政府总值班室指挥湘潭抢险工作。
7月28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志仁前往湘潭县、雨湖区督查防汛工作,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随后立即召开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就防汛救灾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汛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战斗!
7月29日15时许,涓水湘潭县花石镇龙潭村柳树湾的堤坝完成修复,堤内积水基本排完,涓水花石水文站退出警戒水位。花石镇龙潭村、和平村被水淹没区域已基本无积水,消杀完成后,群众返回家中。8月5日8时30分,涓水湘潭县易俗河镇四新堤和河口镇华中村堤段(莲托堤)损毁堤坝通过验收,完成修复。
洪水渐退,湘潭县组织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抓紧对涓水河流域堤坝等再次进行拉网式巡查排险。
从8月8日9时起,湘潭县解除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旱涝急转,抢险救灾与时间赛跑
7月28日之前,湘潭还是艳阳高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干旱苗头,但台风“格美”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一时间,湘潭从暴晒到暴雨,从抗旱到防汛瞬间转换。
涓水湘潭县易俗河镇四新堤发生险情以来,省市县三级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群众转移和应急抢险工作,先后出动武警、民兵、中国安能及社会救助力量1205人,发动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1000余人投入救援抢险工作。
截至7月29日14时30分,湘潭县各党组织共转移5000余名群众,按“五有”标准设置了河口中学、鹧鸪小学、双板桥小学等8个集中安置点,确保每一位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房、有衣穿、有医疗保障。
“休年假的同志赶紧折回来……”在地处湘江沿岸、地势低洼的雨湖区窑湾街道,全体街、社干部上岗到点开展值守救灾,全力做好群众疏散撤离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雨湖区湘大新路消防救援站、水上派出所、杨梅洲水上公园救援队、湘潭市蓝天救援队等各方帮助下,截至7月29日0时13分,窑湾街道共完成走访370余户次,应转移138户344人全部转移完毕。
防汛救灾期间,感人事迹不断涌现。
在湘潭县茶恩寺镇东三村,72岁的五保老人颜新民被困在离家不远的向阳渠水山坝,积水很深,离岸边有50多米距离。危急关头,一场历时10小时的生死营救开始。提及7月28日发生的这一幕,老人很是感激,“要不是镇村干部舍身相救,我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连续7天,每日步数突破4万步,手机电量三度告急,鞋底磨破4双……”这是湘潭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苏立军留下的“数据”。接到增援华中村的新任务后,他和16名队友不顾疲劳赶赴当地,通过与时间赛跑,仅7月29日一个晚上就转移出350名被困群众。
7月28日7时44分,岳塘区昭山镇幸福村灾害信息员罗维巡查至茶塘组时,发现该组李某屋后山体土质疏松,有轻微塌方迹象,判断随时有发生滑坡的危险,立即上报险情并转移受威胁的4名群众。8时56分,李某屋后山体发生滑坡,大量泥沙冲入家中。由于排查及时、转移果断,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湘潭县射埠镇射埠村不少房屋被淹,救援快艇第一时间无法赶到,情况紧急。“我有快艇,我会开,让我来!”射埠村党员冯骍不顾家中进水,驾驶快艇加入抢险救援队伍,先后转移群众70余人。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暴雨中、洪水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集结,冲锋在前,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8月7日18时起,我市解除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涓水流域险情灾情发生以来,我市在应急响应、抢险救灾、群众安置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灾后恢复,自救与他助并行
7月29日16时57分,涓水射埠(二)水文站退出48米的保证水位,7月30日零时退出46.5米的警戒水位。
随着雨过天晴,洪水渐退,各地开始恢复家园和恢复生产。
7月30日9时,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各地各单位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做好救灾救助。
在湘潭县,随处可见抢修、抢种的繁忙景象。
8月2日,湘潭县白石镇黄毛村种粮大户邹铁成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继前两天对自家400多亩过水的一季稻进行洗苗后,又喷施药液给禾苗进行消毒,以防病害的发生。
8月4日一大早,随着从岳阳、益阳等地采购的晚稻秧苗陆续到达,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种粮大户王平便叫上家人、邻居共10多人一起下田插秧。
王平是茶花村最大的种粮大户,共种植水稻1100多亩。7月28日的强降雨导致茶花村2000多亩稻田被淹受灾减产,其中王平的1100多亩稻田因位于低洼处全部被淹,有600多亩绝收。7月29日洪水退去后,王平便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受灾相对较轻的500多亩禾苗进行了洗苗处理,希望尽可能减少损失。
这次暴雨洪灾中,湘潭县茶恩寺镇花桥村成了重灾区,仅损毁的道路就多达28处。灾情过后,在市区干工程的村民王练学第一时间便开着铲车赶回村里,与当过村支书的父亲王端福忙碌在道路抢修工地上。仅两天时间,父子俩就抢通了9处道路。
王端福、王练学父子齐上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花桥村很快组成了一支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三长”为主体的抢险队伍,3天时间就抢通了所有道路。
自7月30日起,一场与时间赛跑、只争朝夕的水毁工程修复攻坚战在湘潭县杨嘉桥镇全面打响。 在当地白鹿村连接大塘、四水、二房多个村民组的主干道水毁路段修复工地上,数台卡车从5公里外的地方运来适合路基夯筑的黄土、挖掘机正在将土堆推平压实……镇党委书记赵珊说,水毁工程修复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必须只争朝夕。
这次洪水造成湘潭县部分村庄被淹,电网不同程度受损。连日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按照“水退、人进、电复”方式,全力开展灾后应急照明架设、应急电源部署、受灾设备特巡与抢修复电等工作。截至8月1日晚,湘潭县受洪涝影响地区已全面恢复供电。
7月29日清晨,得知湘潭县易俗河镇新塘村四新堤险情后,湘潭民建机关支部立即通过“会员之家”微信群为受灾群众募捐,采购22辆斗车及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送至湘潭县谭家山。从发出捐款倡议到采购物资,再到捐赠到位,耗时只有短短6小时。
此轮涓水险情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从长计议开展涓水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项目论证,确保江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