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10日

潘凯:乐当服务畜牧业的“勤务兵”

本报记者 黄武平

最近,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内设机构和岗位人员部分调整,原畜牧科科长潘凯担任农业机械化管理科科长。他已经50岁,是养殖专业科班出身,在这个领域奋战了28年,但欣然接受全新的工作任务,没有向领导讲半点困难和理由。刚过去不久的“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他每天顶着烈日,深入各县(市)区、乡镇,了解机收、机插、飞防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普及推广情况,并夜以继日熟悉农机管理业务,完全以“学生”的心态和姿态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努力为搞好全市农机管理事务提升能力水平。

回首潘凯在原畜牧科的工作经历,“敢”字当头的优秀表现和突出成绩历历在目。

着力抓好市县乡畜禽稳产保供

潘凯的办公柜里整齐地摆放着10余件荣誉证书和奖牌,其中包括2021年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2019年至2021年市级“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先进个人,2023年市级“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先进个人;还有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饲料工业统计、生猪产销形势分析、畜禽统计监测等工作方面,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颁发的多张表扬信。这些荣誉证书、奖牌和表扬信,是他近年来在市农业农村局原畜牧科科长岗位上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丰硕成果,弥足珍贵。

我市是传统“粮猪型”农业大市,加强畜禽稳产保供与产能调控、确保生猪等重要畜禽生产稳定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全市各地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先后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家、省级示范场40余家,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以上。作为原畜牧科科长的潘凯,带领部门全体成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准则,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严格贯彻执行党的兴农惠民政策,积极为生产企业排忧解难。

去年,湘潭县立华牧业实施年产3500万羽的肉鸡养殖项目,孵化场、种鸡场、饲料厂、屠宰加工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办理饲料厂生产许可证需要提供相关文字材料、接受省级专家组现场评审等,按照正常流程需要2个月以上才能办好。但对生产企业而言,哪怕提前一天运行都会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为此,潘凯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帮助立华牧业整理完善资料、场地建设查漏补缺等,努力节约时间和精力;同时,与上级有关部门充分沟通,争取尽可能地优先组织评审,结果企业仅用一周时间就顺利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此外,他还主动作为,积极帮助立华牧业桃树种鸡场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今年5月,湘乡市一家饲料生产企业因场地布局不合理,没有如愿拿到生产许可证,经过潘凯现场指导整改,问题迎刃而解;6月,他已转任农业机械化管理科科长,还义务指导湘潭县一家涉养殖类企业办理了生产许可证。

一直以来,潘凯始终不以负责监管、审批的公务员自居,而是以“服务员、勤务兵”自勉,经常性站在专业的角度耐心指导涉养殖类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让他们尽量避免走弯路、错路,深受经营主体的爱戴,有力促进了全市畜禽稳产保供各项工作开展。

着力提升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市坚持按照“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目标。去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在全省各市州名列前茅。

原畜牧科作为全市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的监管责任部门,在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养殖污染情况排查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身为科长的潘凯一马当先,经常带领科室成员通过外围走访、现场查看、视频监控等方式,对全市畜禽养殖场(户)逐场逐户开展排查,督促指导问题整改。去年以来,共排查养殖场(户)4815家,排查问题987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他们指导272家养殖场(户)对粪污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养殖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去年6月下旬,湘潭县花石镇一家规模养猪场因环保设施与养殖规模不匹配,便将门前水塘改做粪污净化池,但没有做好防渗漏措施,被上级环保部门勒令整改。而当时附近专业清淤队伍及吸粪车业务繁忙,该养猪场很为难。潘凯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场主按专业要求制定清淤转运、防渗漏方案,并几经周折联系到湘潭县一家种养循环综合利用企业,当即调来吸粪车和运输车,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清淤转运事宜。随后几天,潘凯持续关注安装防渗漏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等相关事宜,为场主彻底解决相关问题。

目前,潘凯虽已换岗,但仍保留着全市涉养殖类企业的联系方式,随时接受他们咨询,义务提供科学养殖、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是他们非常信赖的良师益友。

着力推进沙子岭猪产业链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市畜牧养殖业持续加快发展,湘沙猪配套系正式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我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审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沙子岭猪特色产业开发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我市生猪恢复生产和推进优质湘猪工程以排名全省各市州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去年,我市坚持“固产能、促循环、延链条、强监管”,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优质湘猪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7302万元,新增沙子岭猪特色养殖产能12万头、屠宰加工产能110万头,集群综合产值近40亿元。“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成功揭牌,“抓实优质湘猪工程”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

“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晶,作为科室负责人,我只是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奉献了应有的力量。”潘凯介绍,他在认真完成原畜牧科日常工作的同时,带领科室成员不断总结提炼全市各地畜牧业经验成果、特色亮点,挖掘优秀典型,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支持,努力为实现全市生猪产业暨沙子岭猪产业链发展目标提供后盾保障。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原畜牧科与市畜牧水产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心、市家畜育种站等业务机构团结协作,相继争取到多次国家级、省级畜牧业学术研讨会、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等会务活动在我市举办,有效增强了我市生猪产业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为推进沙子岭猪产业链发展搭建了有利平台。去年,我市“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成功揭牌;今年4月,我市举办“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招商推介会”,潘凯带领原畜牧科成员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筹备,积极争取国省有关部门、协会支持,并帮助全市相关企业完善软硬件设施、组织专家现场考察等,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招商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收获满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潘凯表示,作为市农业农村局的一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会牢记初心使命,积极落实“四敢”要求,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敢在湘潭 榜样的力量

--> 2024-08-10 黄武平 本报记者 黄武平 1 1 湘潭日报 c114803.html 1 潘凯:乐当服务畜牧业的“勤务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