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11日

进击的“奋斗者”

——湘潭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观察

本报重大报道工作室

这一次,湘潭一口气添了8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何谓“专精特新”企业?它指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其中的佼佼者称为“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成长性好,在各自产品领域逐渐形成优势和规模,能够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的排头兵企业。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努力培育更多深耕细分市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各城市角逐新赛道的热点。

在湘潭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中,“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引起高度关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多,不仅可视作湘潭产业强市迈上新台阶的标志,亦是一座工业老城立足丰富的科教资源、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见证。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这是湘潭的不懈追求。如何以创新之力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湘潭制造”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推动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湘潭的企业车间、职能部门,对湘潭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状况展开调查。

苦练绝技:小产业干成大事业

位于湘潭经开区的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细分领域创新,使这家企业在行业周期的反复冲击之下,仍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秘诀何在?

“公司成立22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变压器技术的研发创新。靠匠心和专心,我们生产的新能源供电系列智能装备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倾心’。”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湘滨介绍,如今公司在锂电池负极、特种石墨、石墨电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夏湘滨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明华夏特变在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这是对我们专注开发变压器产品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解决了变压器产业‘卡脖子’难题的认可。未来,公司还将加大科研投入,以技术优势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与华夏特变一样,位于韶山高新区的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依靠创新占据行业头部。从这里生产出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全面替代进口,产品连续多年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据第一位,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猴王”。

“创新才是硬道理。”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公平告诉记者,过去,国内煤矿行业的高端运输装备长期由“洋猴车”唱主角。近20年来,恒欣实业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对行业“卡脖子”难题进行攻关,打造了一批替代进口“猴车”的自主化产品,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再来看一家位于湘潭综保区的科技企业——湖南酷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自有产品包括BGA(球栅阵列结构PCB)、固态硬盘(SSD)、闪存卡、eMMC、闪存盘、主控芯片(研发中)六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商业、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通过上述介绍不难看出,这是一家在创新赛道上发力的公司。专精特新的定位,为它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023年6月正式投产的湖南酷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即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今年以来,公司产销两旺,有望实现进出口额5000万美元、产值3亿元人民币。

酷牛存储相关负责人吉净说,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此,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团队结构,专心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前不久,公司又进入了国内几个较大存储产品上市企业供应商名录,并晋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已成为东芝、三星、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密切的合作伙伴。”

采访一家家专精特新企业,有个感受尤为明显:这些企业专注主业、精细运管、坚守特色、勇于创新,它们规模不大但业务领域精尖,并非全能手却是拥有“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

发展现状:专精特新“进阶”引领新赛道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湘潭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布局的老工业基地,发展制造业具有坚实基础和传统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湘潭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通过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三改一扩”(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减排减污绿色低碳化改造、扩产增效)三年行动、科技创新“133”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新、向实、向未来,不断提升城市的创新活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作为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创造主体,“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更多潜在的专精特新企业,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湘潭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办负责人介绍,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发展,我市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库。同时,出台了《湘潭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裂变”计划(2022—2025年)》《湘潭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方案(2024—2025年)》等多项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进而为加快构建体现本地区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得益于系列行之有效举措的施行,我市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逐年递增,诸多“卡脖子”难题在这些企业研发中得到破解。数据显示:目前湘潭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均排名全省第四位。

“专精特新企业品尝过创新的果实,也体会过创新之路的艰辛,政府的力挺传递给企业的不仅是政策、资金层面的支持,更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信心。”湘潭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纵观这些年政府实施的系列政策举措,其取向无不落脚于突出企业这个“核心主体”,以及助力湘潭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据了解,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业评选需在6项必备指标评价中得到较高分值,包括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生产、特色化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等,主导产品属于重点领域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作用,可以说是层层精选、优中选优。此外,这些“小巨人”企业还具有3类“专家”特征: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的行业“专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配套“专家”、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专家”。

湘潭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虽然产业门类较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转型发展稳步推进,但产业链大而不优、产业链上“断点”“堵点”较多、从科技到产业的创新内循环机制不畅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其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其主导产品通常都有“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作用,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可以强链、补链,为产业链逐步融入更广阔的创新链赢得主动权。

其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持续性创新投入力度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链技术上的“断点”问题,并勇于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需要强大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上更需要有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来卡位,产业链龙头和链身缺一不可。

近年来,湘潭不断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批勇立潮头、敢于创新的中小企业正在快速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一系列项目的赋能,加上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我市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创新引领:打造多元新质生产力创造主体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

湘潭《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要“聚焦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全面发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抢占产业、技术、平台、人才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引领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今年5月,湘潭印发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以主体强身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等四大举措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导向下,怎样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各环节如何高效协同创新?在研发投入资金多、人才需求大的背景下,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

这是我市多位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的当下诉求,也是事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问。

湘潭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企业实际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加强精准服务指导,加大政策培训力度,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结合实际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持续提高我市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湘潭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潭经济要转型升级,唯一道路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产业、开辟新赛道。他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全要素的资源保障体系、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体系和梯度成长的培育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生态;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金融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通过用好用活湘潭科教资源优势和国省市战略机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四是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国企带民企、大手牵小手”,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链发展,助其成长为专精特新甚至“小巨人”企业。

一路采访下来,记者感受到,湘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就像一个个进击的“奋斗者”,它们扎根本土、放眼世界,在“变”与“不变”中勇闯发展新路。对它们来说,“专精特新”或许是新起点。对城市发展来说,“专精特新”的能量孕育着未来。

(总策划:龙香玖 执行策划:王超 本文采写:王超)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 2024-08-11 本报重大报道工作室 ——湘潭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观察 1 1 湘潭日报 c114827.html 1 进击的“奋斗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