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驼铃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洒下长长的一串清脆,来自湘潭的我,便开启了垂涎已久的新疆味蕾之旅。
我骑着骆驼,登上沙丘。右侧悬崖下面是一派丰茂的水草,几个罗布人在打鱼。我绕过沙丘,来到他们身旁,看见那里放着一块块大饼。圆圆的,中间薄边缘厚。他们告诉我这就是馕。
很久很久以前,毒辣的太阳当头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牧羊人吐尔洪古铜色的胳膊冒着油光,晶莹的小珠子在他的身上反着光,一一滑落。太阳照得实在难受时,他把妻子放在盆里的面团严严实实地扣在了头上,像是戴了一顶毡帽。一开始,湿润的面团凉丝丝的,让他感觉很舒服。没过多久,面团被太阳烤热了,结成像面饼一样的硬块。一不小心,吐尔洪被脚下的一条红柳根绊了一下,头顶上的面饼摔在炙热的大地上。被太阳灼烤的面饼散发出越来越浓郁的香味,渐渐包围了吐尔洪。他忍不住捡起一块碎饼放进嘴里。哇!外焦里嫩、香脆爽口,实在太好吃了。第二天、第三天,太阳都没有出来,吐尔洪很怀念那种被太阳烤出来的面饼的味道。怎么办呢?他想啊想,就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个大坑,四壁用黄泥抹实,在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到四壁上。没过多久,香味就飘出来了。从此,人间就多了一道美食——馕。
我拿起一块掰开放进嘴里,细嚼之下,果然无比香酥。
入夜,走过孔雀河,满城槐花的香味飘散。我们接受了朋友夫妇的盛情款待。满桌菜肴摆上来,眼睛看不赢,味蕾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美味冲击波的考验。我最青睐的居然是看起来最为简单的“手抓饭”。
这来自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有个叫伊本·西拿的医生,晚年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牛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份包含多种维生素及补品做的饭,就成了我眼前这盘色香味齐全的手抓饭。我忍不住大快朵颐。
一路行走,我诸多感慨:新疆的美味何其多!那甜到心坎的哈密瓜、蟠桃,那香至骨髓的烤羊肉串,那晶莹剔透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