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无小事,让辖区居民平等有序参与小区治理、轻松便捷享受‘家门口的幸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守土尽责,使命必达。”这是雨湖区广场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曦常挂在嘴边的话。
近年来,广场街道坚持群众主体、多元参与、共商共治,聚焦群众所需,深化扁平治理,以党建引领为魂,以便民利民为核,以美好家园为底,以绣花功夫绘出基层治理的精美画卷,为居民打造出高品质、高颜值的城市街区。
内外兼修,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走进雨湖区广场街道和平社区,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多彩生动的文化景致,功能完备的邻里中心……美丽抬眼可见。
在广场街道和平社区生活了35年的钱晓玲,亲眼见证了她所住楼栋的华丽蜕变。“以前到处藏污纳垢,现在哪里都好、哪里都美!我都舍不得搬走。”
“以前老旧小区改造往往以局部微改造为主,没有统一规划,整体效果欠佳,居民意见很大。”曹曦介绍,“我们在充分听取居民需求后,决心打破小区的局限,以社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改造。将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老旧小区划分为一个改造片区,‘量身’规划设计。仅和平美好社区这一个项目,我们就为14个老旧小区、102栋房屋、超3000户居民解决了地下排水不畅、社区文化荒芜、墙面屋面渗漏等现实问题。”
除了外增“颜值”,“内修”也得下功夫。省建三公司总部搬迁后,闲置在和平社区内的老食堂、锅炉房长期以来被居民占用养鸡喂狗,环境脏乱差,其他居民怨声载道,成了城市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块心病。在充分调研、精准摸排的前提下,由街道牵头,引入社会资本,对该闲置资产进行有序腾退和整体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集社区综合服务、零售商超、休闲健身、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邻里中心,全面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大伙从“几家人”变成了亲密的“一家人”。
“每一处闲置资产都有其潜在的价值,我们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盘活模式,通过量身打造,使闲置资产变成为居民服务、为社区增收、为发展赋能的‘源头活水’。”曹曦说。
党建联建,硬举措提升软服务
基层治理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清楚。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加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成了摆在广场街道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为此,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媒,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支持基层治理,走访对接市委党校、江麓机电、驻潭高校等单位党组织,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积极牵线“红色最铁合伙人”,创新架构街道“1+8+2”党建联盟和社区“6+N”党建合伙人的城市党建双层联建机制,在“同频”上发力,在“共振”中双赢,街域党建联建格局初步形成。
比如,广场街道携手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三下乡”大学生团队,聚焦辖区居民暑期无暇照料管教未成年子女难题,合作开办“暑期二课堂”,让“出笼神兽”重新“归笼”,小朋友学有所得,大学生充分实践,居民群众急难自解;联合湘潭大学法学院专业人才资源,聚焦婚恋家庭矛盾、物业管理矛盾、邻里纠纷等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推动“送法进社区”“送课进社区”等项目落地,有效地调和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物管公司之间的矛盾。
据悉,广场街道依托和平邻里中心,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引入各类组织的服务资源,以实实在在的资源共享突破以往“联谊式”“人情式”“任务式”的共建关系,构建起多层次服务场景,以多主体凝聚共同体,破解“谁来牵头”的问题,以共享空间为桥梁,破解“谁来服务”的问题,政企民三方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街道还积极下沉公共服务,通过加强社区生活空间与辖区企事业单位互动互通,推动辖区“党建圈”“治理圈”“生活圈”等深度融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共治共享,百家宴聚出邻里情
“刘姨,你这做鱼的手艺可真不赖,那天我不小心惹你生气了,你别跟我计较。”“好吃你就多吃点,那事早翻篇了,吃完咱们一起商量门口的充电桩怎么安置最好……”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端午前夕,广场街道在12个区块组织开展“全域百家宴”活动,街坊邻里纷纷端出各自的拿手好菜,以菜会友,一起感受这份“烟火里”的邻里情,活动共分享菜品815道,约3700名群众热情参与。
一席邻里宴,尝遍百家味。共享美食只是“前菜”,睦邻友好才是“主菜”。平时难得相聚的邻居围坐一起,享美食、唠家常,细数着日子一天天的变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每天都要和居民打交道。居民们彼此热络熟悉甚至结为朋友,邻里间的小摩擦锐减,大一点的矛盾也能轻易说和,大家对于小区治理的核心议题也更容易达成共识。”曹曦说。由此可见,当初为了让大家走出家门、互相熟识的一顿百家宴,已经发展成为居民们展示才艺、汇聚共识、集体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成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强引擎。
近年来,广场街道着力打造“睦邻善治”基层治理品牌,通过塑造集体记忆,厚植睦邻文化,依托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和平家宴”、集体庆生、欢乐邻里节等。“百家宴”以一道道“小菜”凝聚起深厚的邻里情,铺上邻里之间的“串门路”,从“陌邻”变“睦邻”,让这片不大的社区打动万千人心、留住更多人气。“百家宴”化身为一场场群治共享的“大餐”,汇聚起基层治理的硬核动能,实现基层治理由“管大家”向“大家管”的转变。
敢在湘潭 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