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4年08月15日

做劳动育人的践行者

赵昕

一次偶然的家访,让我看到学生小鑫在家中娇生惯养;一次全校学生劳动能力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仅会操作电子设备,对家务劳动知之甚少,劳动意识淡薄。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决定抓住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在学校开展劳动课程活动。

宅家体验式校本课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师生不能如期返校,却也为劳动课程实践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其间,我带领团队制定了《学校“停课不停学”年级劳动校本课程手册》,指导学生以学习、动手、呈现三个环节,和展示、评价、上传三个步骤开展劳动教育。

小学中段的学生以学习厨艺制作为主。在班级小组群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展示的热干面、炒鸡蛋、寿司等。他们通过视频学习,用图画、表格或柱状图等形式记录劳动步骤,展示他们的厨艺。高段的学生则进行营养搭配与设计。他们用电脑或书籍查找食物热量值,梳理膳食搭配方案,学习营养建议,设计并计算一日热量,成为家庭“营养师”。

在这特殊时期,家长成为学生们的家庭“导师”,参与、指导、陪伴、记录着他们参与劳动课程的全过程,让单调的生活变得轻松愉悦。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们逐步转变了劳动观念,培养了基本的家庭生活劳动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

节假日劳动课程教育

疫情后,我开始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开展多样性的劳动体验与实践。例如,让学生在端午节期间撰写调查报告和进行主题性调查研究,引导他们用提问的方式寻找答案。“为什么要用竹叶包粽子?”“为什么要把粽子投入江中?”“挂菖蒲插艾草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在探索、解密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了解每一个主题节日课程活动中的劳动任务,让劳动教育从单一的劳动转变为多元化的劳动学习。

通过开展节假日劳动课程教育,设计相关活动,学生们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提高了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阶段性劳动课程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务劳动与节假日劳动课程活动实践,我观察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认知水平逐步提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劳动教育的要求,为避免劳动教育的单一性,我申报立项了市级一般课题《小学生劳动教育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以课题研究为学校劳动课程找寻更大的突破空间。

通过行为习惯养成、劳动技能掌握、综合实践研究等教育形式,我记录了每学年学生劳动课程的成果,并实施阶段性劳动教育研究。每学期组织设计实施主题劳动课程活动,让学生在劳动的实践与体验中收获成长。如在寒暑假实践课程手册中设计劳动课程内容;围绕“我的课程、年级学习主题、节日实践、评价与记录”四个环节,设计分年级课程手册;开展劳动实践月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活动等。今年,我校“闲云时光”小菜园开始播种,6块箱式菜地陆续完成了播种、萌芽、成长及结果的过程。在劳动课程活动的引导下,学生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并品尝劳动果实,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

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式学习,学生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学校的劳动教育方式也得到了改进和创新。劳动育人实践为学生们的成长之路洒下了温暖明亮的光芒,也让劳动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作者系雨湖区云塘学校副校长)

--> 2024-08-15 赵昕 赵昕 1 1 湘潭日报 c114970.html 1 做劳动育人的践行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