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谭兴邦)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我们从市森林公安局了解到,我市公安机关加快大数据应用于实战,推动构建“生态警务”新模式,更好地守护“青山绿水”。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移送起诉涉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嫌疑人119人。
去年以来,市森林公安局根据林业部门提供的线索,深入侦办了“4·27”特大危害生物安全犯罪系列案件。专案民警充分运用“传统+现代”侦查手段,对采伐、收购、转卖、运输、加工疫木实施全链条打击,目前已成功打掉团伙3个,打击处理嫌疑人59名,查明涉案疫木5000余万元,疫木加工企业货值逾亿元。该案是我省近年来办理的同类案件中涉案人员最多、涉案金额最高的案件,斩断了一条涉及湘、鄂、皖、豫等省的松林疫情传播链,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今年7月,韶山森林公安联合银田派出所,依托自主搭建的生态警务应用平台,快速侦破一起非法狩猎野生蛇案,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非法抓捕的眼镜蛇、王锦蛇等蛇类185条,共计150多公斤。公安机关查明,自5月份以来,彭某与沈某等人多次前往湖南岳阳、江西抚州等地,使用自制捕蛇笼非法狩猎野生蛇类。
“湘潭森林公安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扎实走好‘生态安全’治理之路,以‘生态警务’守护多彩莲城。”市森林公安局负责人陈胜介绍,湘潭公安自主搭建生态影像智能识别工具,全面整合铁塔哨兵、森林眼等各类感知源数据,通过图像识别、自动分析,实现对森林火灾、滥砍滥伐等关键生态案事件的精准识别和快速响应。目前,已对韶山、昭山等生态重点区域开展三维建模,将全市经林业部门认定的2157棵古树名木信息同步导入,实现“一树一档”精准管控。